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制造领域汽车方向于10月16日正式启动[1]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由莞深两地共建并获批启动[1]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是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1] - 能源领域电力方向中试基地于7月27日由南方电网牵头启动生态共建[2] - 金融领域普惠金融支付方向中试基地于7月27日由中国银联等机构联合启动[2] - 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中试基地于8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批建设[2] - 医疗领域智能专科医生方向中试基地于8月在浙江启动建设[2] - 医疗领域中试基地于9月在北京启动并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建设[2] - 交通领域首批3个中试基地于9月9日在青岛、绵阳、厦门全面启动建设[2] - 制造领域中试基地于9月11日在上海启动建设[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 - 国家计划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3] - 规划将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以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3] - 该行动方案旨在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3] 能源领域氢能试点项目 - 国家能源局公布41个氢能试点项目和9个氢能试点区域[4] - 试点方向包括规模化新能源制氢、全链条发展以及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5] - 吉林长春松原白城区域试点和宁夏宁东区域试点方向为规模化新能源制氢[5] - 河北张承唐区域试点、内蒙古包头区域试点和广东湛江经开区试点方向为全链条发展[5] - 江苏沿江滨海、山东济南都市圈、湖北武汉都市圈和四川攀西区域试点方向为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5]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全国政协常委苗圩表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上半场”已取得优势但决胜在“下半场”[9] - 中国产业优势包括丰富应用场景和服务需求、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基础设施优势、清晰国家战略与系统政策体系[10] - 中国拥有复杂道路交通场景和海量场景数据优势对智能化产品接受度高的年轻消费主力军[10] - 激光雷达、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等软硬件供应链逐渐形成并具备单车智能加车路云协同基础设施先发优势[10] -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启动智能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采取小切口切入方式稳步推进落地[10] 出入境与旅游数据 - 2025年三季度全国出入境人员达1.78亿人次同比上升12.9%[10] - 三季度内地居民出入境8937.2万人次同比上升13.8%港澳台居民出入境6873.1万人次同比上升6.2%[10] - 三季度外国人出入境2013.4万人次同比上升22.3%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724.6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72.2%同比上升48.3%[10] 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 - 2025年安徽民企营收百强入围门槛为61.70亿元较上年增加0.09亿元增长0.15%[11] - 营收百强中有5家企业营收超500亿元其中2家超1000亿元[11] - 联宝电子以1186.97亿元营收位列第一合肥比亚迪以1019.36亿元位列第二阳光电源以778.57亿元位列第三[11][12] - 营收百强2024年度净利润总额达445.08亿元[11] - 十大主要行业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工及软件服务业等[11] - 前十强企业还包括蔚来控股营收666.08亿元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营收537.51亿元等[12]
又一“国家任务”,哪些地方被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