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增长态势 - 前三季度中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产品总量达18.1万种,涉及企业0.6万家,较2020年9月底品种数量增长91.4%,年均增长13.9% [1] - 智能手表品种数达2.9万种,年均增长46.8%,智能眼镜达0.2万种,年均增长23.5%,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智能耳机品种数达12.2万种,年均增长14.0%,智能手环品种数达2.8万种,年均增长1.2% [1] 区域产业分布与优势 - 广东省智能穿戴产品品种总量达15.84万种,位居全国首位,远超其他省市 [1] - 广东省产业活跃得益于深厚完整的产业链基础,集聚了芯片、光学显示、传感器、电池等关键环节的上下游企业,形成高效协同制造网络 [2] - 深圳华强北市场已形成从研发设计到制造营销的完整链路,可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甚至当日设计、次日量产、一周“出海” [2] 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公司布局 - 歌尔股份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创新优势,其微型扬声器、扬声器模组、无线充电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无线耳机、智能眼镜及其他智能可穿戴产品 [2] - 广东领益智造专注于智能眼镜等领域的核心组件和技术,可为客户提供结构件、功能件、充电产品及整机组装服务 [3] - 深圳市豪鹏科技专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制造,在智能穿戴领域已形成完善布局,产品覆盖智能眼镜等多类终端,并与众多头部品牌客户建立深度战略合作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与前景 - 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新动力,推动智能穿戴产品领域创新持续活跃,未来有望催生出更丰富的新型产品形态及使用场景 [1] - 智能穿戴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关键入口和载体,市场潜力巨大 [3] - 中国智能穿戴产业已在智能手环、健康监测等领域展现出领跑态势,未来可从核心技术研发、深化跨行业融合、提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把握新机遇 [3]
智能穿戴市场火热 产业链公司把握机遇积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