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归+非遗”,匠心守艺换新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0-16 09:00

非遗传承人创新实践 - 拥有留学经历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通过跨界融合、科技赋能和商业创新等手段让古老非遗技艺突破地域和代际限制 [3] - 这些传承人既深谙传统技艺精髓又掌握现代传播法则在文化自信与创新表达之间寻找平衡点 [3] - 目标是让非遗技艺更鲜活地跃动于国际舞台 [3] 府涵璐与苏绣传承创新 - 作为苏绣世家第四代传人创立品牌“向红绣府”其刺绣华服作品多次登上巴黎时装周北京国际时装周等国际时尚舞台 [6] - 创新设计“可穿戴的苏绣”系列将苏绣与项链胸针等首饰结合开辟新用途并推出结合运河文化元素的实用产品如电脑包耳机包 [1][6][7] - 发起成立遇涧乡土工艺专业合作社带领绣娘共同致富并推出“轻绣森林”项目为全市首个以苏绣为主题的共享农庄 [6] - 积极推动苏绣文化“出海”三次参加中法文化论坛并于2019年作为策展人在苏州和尼斯成功举办“当大运河遇上塞纳河”苏作工艺展集合10个非遗项目 [7] 陈真与草编产业发展 - 作为温岭草编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留学回国后创业深入挖掘草编商业潜力并意识到需从文化传承入手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手艺 [8][9] - 与台州学院联合设立“草编课程研究中心”复原整理中国历史上多种草编技法并出版《非遗草编十五讲》出品大量视频课程 [10] - 编写的草编课程已走入7个国家学校拥有4.5万学员其课程入选浙江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项目 [10] - 以“非遗+文创”为切入点打造草编手工坊公司每年向农户收购草编半成品和材料金额达1000多万元带动产业链延伸促进本地经济多元化 [11] - 未来计划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展草编体验活动并结合卡通国潮等元素推出更多有趣设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