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4万变42万?“租机套现”暗藏高额债务 监管揭示套路
南方都市报·2025-10-17 01:24

行业运营模式 - 行业通过手机回租形式违规放贷,并强行搭售会员服务和商品以变相抬高利率,年化利率普遍超过300%,个别甚至超过1000% [2] - 行业存在多个平台共享客户信息,通过中介诱导同一借款人在不同平台租机以实现大额放贷,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 [2] - 行业将高额利息和手续费伪装成溢价租金、碎屏险、服务费等名目,以规避监管对借贷利率的上限要求 [3] 行业风险与消费者影响 - 消费者因资金周转困难被诱导在十余个平台租借手机套现14余万元,但三个月后需偿还总额高达42万元,债务负担急剧增加 [1] - 行业通过合同中设置到期后高额买断费、违约金等隐性成本条款,使消费者在退租或违约时面临巨大损失 [3] - 行业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位置、人脸等,并采取电话骚扰、打爆通讯录等暴力催收手段,严重影响消费者生活 [1][3] 监管与案例 - 监管机构早在2018年就指出部分平台通过手机回租等手段逃避监管变相开展现金贷业务,此类平台数量超过100个,注册客户数百万人 [2] - 2024年7月警方侦破首例以手机租借名义实施非法放贷的案件,抓获15名犯罪嫌疑人 [2] - 监管机构提醒消费者警惕0首付、低月租、秒到账等营销宣传,并确认贷款机构资质以维护自身财产和信息安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