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A股市场回顾 - 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科技与高端制造板块成为资金焦点 [3] - AI硬件产业链(芯片如寒武纪、服务器如工业富联、光通信如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出现爆发式增长 [3] - 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受美联储降息落地、国内政策托底预期升温及成交额连续35个交易日破2万亿人民币推动 [3] - 银行板块下跌10.19%,为唯一下跌行业,地产链(建材、家电)及消费板块表现低迷 [3] 四季度主题切换逻辑:科技板块内部切换 - 上游算力硬件(光模块、PCB)已部分兑现预期,需警惕短期回调压力 [4] - 下游应用端(AI+医药/创新药、AI端侧/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因商业化落地预期升温可能成为新焦点 [4] - 国产替代深化,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卡脖子”环节受益于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 [4] 四季度主题切换逻辑:反内卷与顺周期共振 - 供给端优化:化工(PEEK材料、制冷剂)、机械(工程机械出口)、小金属(工业金属涨价)因产能出清和全球制造业复苏迎来估值修复 [5] - 需求端回暖:消费电子(苹果/华为产业链)、汽车(智能化升级)受益于“金九银十”旺季及政策刺激 [5] 四季度主题切换逻辑:红利资产防御性配置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仍超4%,电力、煤炭等板块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具备类债券属性 [6] - 历史数据显示四季度低估值红利策略胜率较高 [6] 四季度策略核心:科技成长布局 - 重点关注AI应用端(医疗信息化、工业软件)、机器人产业链(减速器、传感器)、创新药(ADC药物、GLP-1减肥药)等细分领域 [8] - 警惕算力硬件短期过热,可逢回调布局光模块龙头及国产算力链 [8] 四季度策略核心:周期与消费哑铃策略 - 周期股优选供给刚性、需求改善的细分赛道,如铜(全球再工业化)、化工(制冷剂配额制)、稀土(高端磁材需求增长) [8] - 消费股关注“反内卷”受益方向,如宠物经济、黄金珠宝(避险属性)、性价比消费(拼多多产业链) [9] 四季度策略核心:政策催化窗口期 - “十五五”规划预期: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人形机器人)、银发经济(养老医疗)或成新主线 [10] - 若美联储12月继续降息,港股科技、贵金属(黄金)或迎来二次机会 [11]
A股三季度哪些赛道表现比较好?四季度该如何布局?
搜狐财经·2025-10-17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