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三年储存、运输、加工环节粮食年均损失率约为2%——耕好节约减损这块“良田”
经济日报·2025-10-17 06:11

粮食节约减损成效 - 近3年我国粮食储存、运输、加工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粮食年产量的2% [3] - 粮食储存损失率在1.9%,其中农户储粮损失率约3%,较10年前降低了5个百分点 [3] - 粮库储粮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基本消除 [3] - 粮食运输损失率降低至0.8‰,粮食加工损失率降低至0.8% [3] 全链条科技赋能减损 - 田间应用北斗导航、无人机、物联网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实现精准播种、智能灌溉与病虫害预警 [4] - 智能收割机与低损脱粒机可根据作物密度、湿度自动调节参数,降低田间收获损失 [4] - 现代化粮仓集成应用粮情测控、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仓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5℃以下,储粮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4] - 加工领域采用色选机、柔性碾米机、数字磨粉机等先进设备提高出品率,并发展精深加工将米糠、麦麸、豆粕等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5] 具体实践案例 - 河南柘城县豪鑫种植合作社通过“小轮改大轮、大轮改双轮、双驱改四驱”及加装三角履带方式提升湿软地块通过能力,保障秋收进度 [2] - 合作社自有烘干塔日处理能力达600吨,为周边农户提供烘干服务 [2] - 黑龙江建三江农垦华之盛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00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平均亩产约1300斤,稻谷通过自有烘干塔和粮仓及时处理储存 [4] - 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精洗去除小麦表面杂质,面粉加工运用分层剥刮梯度分离技术加工出204种基础粉 [5] 政策与长效机制建设 - 推动粮食节约减损需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健全粮食节约长效机制 [6] - 坚持系统思维,贯通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提高粮食节约减损效能,深入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 [6] - 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逐步增加全谷物在居民膳食中的比重 [6] - 组织制修订小麦粉、大米、菜籽油等国家标准,引导企业合理掌握加工精度,提高粮油产品出品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