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乍得农技援助项目举办丰收节
经济日报·2025-10-17 06:15
项目背景与核心成果 - 中国援乍得农业第八期技术援助项目在乍得哈杰尔-拉米斯省杜吉亚区的米代金村举行“丰收节”,距首都恩贾梅纳约70公里 [1] - 乍得总统府秘书长评价该项目为“乍得的一项突破”,表明乍得有能力生产足够稻米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和出口创收 [1] - 稻米是乍得主粮作物和粮食安全关键,但受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及气候干旱影响,产量长期偏低,政府每年需进口数十万吨大米 [1] 技术援助与推广成效 - 中国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始于2006年,近20年来推广优质稻种、开垦农田、建设灌溉设施并引入现代化农业设备 [2] - 项目累计帮助乍得推广播种超过60万公顷优良水稻种子,培训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及种植户近3000人次 [2] - 专家组筛选出10余个适应本地水稻品种,其中3个将纳入乍得国家种子目录库,中国稻种比当地品种平均增产35%以上 [2] - 近20年项目累计为乍得增产120万吨粮食,足够供300万人食用一年 [2] 农户收益与能力提升 - 当地种植户通过技术培训提升了种植技术和组织能力,学习内容包括育壮秧、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及种子除杂保纯技术 [2] - 杜吉亚区安贝拉村一农户采用高产标准化种植后,尽管遭遇洪灾,仍从1公顷稻田收获7.84吨稻谷,而过去2公顷仅收获7吨 [2] - 该农户因采用新技术实现增收72万中非法郎(约合1200美元) [2] 合作模式与未来目标 - 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目标是建立真正伙伴关系,分享高产栽培技术以提升乍得种植能力和培养本地人才 [3] - 项目愿景是助力乍得早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