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溢缴还款背后有猫腻 银行风控手段升级
行业风险管控趋势 - 多家银行近期升级信用卡风险防控措施,重点加强溢缴款管理[1] - 银行对溢缴款的限制包括设定存入和转出金额上限,并结合风险情况进行动态调整[1][2] - 加强管理的目的是防范信用卡被用于电信诈骗、赌博、洗钱等非法交易[1][2] 具体管控措施 - 建设银行表示限制溢缴款不会影响客户正常用卡权益,建议客户使用本人账户按规定还款[2] - 齐鲁银行公告称将持续开展信用卡交易监测,对异常交易采取相应管控措施[2] - 海南农商银行将对部分疑似风险账户采取加强核查、降低授信额度、止付等管控措施[2] -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将加强对溢缴款、非本人还款的风险管理,并动态采取限制交易等措施[6] 风险成因分析 - 随着储蓄账户管控趋严,不法分子转向利用信用卡账户进行洗钱等非法活动[4] - 不法分子以租借、收购闲置信用卡或代理还款为名获得信用卡使用权,高额度信用卡持卡人是重点目标[4] - 洗钱手法通常是将非法所得以还款名义存入信用卡形成溢缴款,再通过POS机刷卡支付方式将资金转出洗白[4] 行业建议与展望 - 银行提醒持卡人不得出租、出借、出售信用卡,或利用信用卡接受来源不明资金[5] - 分析师建议银行应加强资金流和信息流监控,对异常集中充值、快速刷卡等行为实时预警[6] - 支付机构需严格落实“一机一户”和商户实名制,与银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从源头防范风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