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背后透露哪些信号—— 破局内卷式竞争 构建“智造+”新生态
证券时报·2025-10-17 06:25

新一轮稳增长方案启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9月启动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实施 涉及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 [1] - 与上一轮方案相比 新方案在明确量化目标基础上 更关注结构优化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并更强调行业治理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领作用 [1] - 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对稳定工业经济大盘和推动工业质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行业量化增长目标 - 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在2025年至2026年间需实现年均增速7%左右 [2] - 石化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为5% [2] - 汽车行业2025年目标销量为323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20% [2] 行业治理与竞争秩序规范 - 新一轮方案明确部署加强行业治理和规范企业竞争秩序 以治理非理性“内卷式”竞争 [3][4] - 汽车行业治理路径包括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开展网络乱象治理 [4] - 电子信息制造业治理路径包括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 锂电池产业 支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有序调整产业规模 完善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协作机制 [4]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 方案将人工智能的作用放在突出位置 强调加强人工智能与十大重点产业的融合 [5] - 汽车产业将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 运营管理等场景应用 [5] - 轻工业将重点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 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 [5] - 人工智能对各行业的数智化改造可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 并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