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10月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成为年内第二家启动港股上市计划的本土户外服饰品牌 [1] - 在IPO前夕,公司向全体股东突击分红2.9亿元,规模为2022年3500万元分红的8倍以上,导致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7.41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87亿元 [6] - 实控人王氏家族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掌控公司约96.64%的投票权,按此比例计算,该家族或从2.9亿元分红中拿走超八成 [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增长亮眼,从2022年的7.32亿元升至2024年的13.0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6.58亿元,同比增幅达85% [1][2] - 净利润呈现波动态势,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0.86亿元、1.39亿元、1.07亿元、0.36亿元,其中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3% [1][3] - 净利率持续承压,从2022年的11.7%逐步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 [1][3] 渠道转型与营销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2.26亿元(占总收入30.9%)增至2024年的6.26亿元(占48.1%),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达3.47亿元,占比首次超过线下,升至52.7% [4]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达到5.08亿元,占同期营收比重高达39%,较2022年提升了近12个百分点 [4] - 公司主要依赖天猫、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及社交商务平台开展线上营销与销售 [4] 存货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达9.31亿元,较2023年末的2.57亿元激增262%,截至2025年8月末进一步增至11.03亿元 [4][5]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242天大幅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85天,远高于同行安踏的136天和李宁的61天 [5] - 存货规模激增且周转效率低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并可能面临减值风险 [4][5]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公司产品体系涵盖顶尖户外、运动户外与城市轻户外三大系列,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包含687个SKU,可满足滑雪、登山等专业场景及城市场景需求 [2][3]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已成为中国第四大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 [3] - 公司品牌定位已从初期的"羽绒服专家"拓展为覆盖全场景的"户外品质生活品牌" [2] 资金压力与募资计划 - 大额分红后,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充裕状态骤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01万元,同时银行借款增至2.1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显著上升 [6] - 赴港IPO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全渠道网络升级、产品出海及策略性并购等 [7] - 有投资者担忧部分募集资金可能实际用于缓解因分红造成的短期流动性缺口,而非全部投入长期战略布局 [7]
又一户外品牌闯IPO突击分红2.9亿
南方都市报·2025-10-17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