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汽车业务战略 - 京东宣布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合作推出“国民好车”,但明确表示不直接参与汽车制造,而是聚焦于用户消费洞察和新车独家销售服务[3] - 在该合作中,广汽集团负责整车制造,宁德时代主导电池技术研发及换电生态构建,京东作为“生态整合者”提供大数据分析和独家销售[3] - “国民好车”聚焦安全、续航、价格等核心痛点,计划于10月底开启试驾,11月9日京东“双11”期间正式发布,用户已可通过京东APP预约试驾[3] - 此次合作是京东在汽车领域十年布局的延续,包括2015年刘强东个人投资蔚来汽车、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3年汽车事业部独立运营、2025年提交“Joyrobotaxi”商标申请[4] - 京东已成功注册多枚“京东汽车”相关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等,申请日期为2015年1月8日,专用权期限至2036年3月13日[7][8] - 公司选择差异化路径,不做整车制造,而是作为“赋能者”,聚焦“供应链+服务”,定位为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基础设施”[13] - 京东与中国重汽达成战略合作,为其提供智能供应链服务并联合开发智能重卡,应用于自身物流网络,帮助传统车企进行“新四化”转型[14] 刘强东与雷军的商业对比 - 刘强东与雷军均为草根出身、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成名于中关村,被形容为“中关村兄弟情谊”[6][8] - 雷军造车极为高调,采取亲自下场、ALL IN整车的模式;刘强东则极为低调,选择更轻量、更符合自身基因的“赋能者”路径[6][13] - 雷军商业逻辑是从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汽车,构建“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刘强东模式是从零售到物流到科技,赋能汽车行业,将人、车、货、场紧密联系[11][14] - 双方存在“亦友亦敌”的竞争关系,在电商平台业务、生态链与智能硬件(如智能家居)领域存在直接竞争[10] 京东硬折扣超市业务 - 京东近期加速布局硬折扣超市,在河北涿州开设全国首店,开业两日接待顾客超10万人,随后在宿迁同时开业四家,在河北固安开设第六家店,面积均超5000平方米[15][17] - 京东折扣超市汇集超5000种高性价比商品,覆盖生鲜食品、日用百货等全品类,规模是普通折扣超市的三四倍[17] - 该业务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依托高效的产地直采及京东自有品牌优势,聚焦下沉市场,实现“天天低价”[18] - 京东在该领域与阿里巴巴直接竞争,后者旗下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拥有门店总数超300家,目标2025年达1000家,正转向加盟模式加速扩张[15][16] 刘强东的多元化商业布局 - 除电商主业外,刘强东近年触角延伸至外卖、餐饮、智能机器人、大健康、自动驾驶出行等多个领域[5][18] - 公司正依托强大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与技术积累,系统性地构建一个涵盖零售、服务、科技与出行的庞大商业生态体系[19]
“中关村兄弟”刘强东和雷军,终于在造车领域遭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