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e脱锚事件概述 - 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于10月11日凌晨在币安交易所价格从1美元暴跌至0.65美元,脱锚持续近两小时后逐步恢复,事件发生时其市值一度达140亿美元[1] - 此次脱锚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关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的言论,引发全球风险资产抛售潮,比特币从12.2万美元暴跌至10.4万美元(跌幅超15%),加密市场短时间内蒸发市值近5000亿美元,并伴随约190亿美元杠杆强制平仓[9] - 脱锚主要发生在币安交易所,其他平台价格波动相对可控,这表明事件更多是"市场微观结构危机"而非稳定币体系性信任崩塌[13][14][15] USDe的运作机制与风险根源 - USDe是一种去中心化算法稳定币,通过加密资产抵押和衍生品对冲维持锚定,其"合成稳定"机制依赖ETH现货与永续合约空单的动态对冲平衡[7][8][10] - 该稳定币通过正资金费率实施"无风险套利"策略,在牛市中收益率可达两位数,极端行情下年化甚至放大至50%,这种高收益诱惑是其快速走红的主要原因[3] - 算法稳定币的稳定性取决于市场流动性而非美元储备,当市场剧烈波动时,其抵押资产市值下滑、对冲空单可能爆仓,导致"算法锚定"体系遭受实质性冲击[8][11][16] 稳定币行业的信任本质与历史对比 - 稳定币试图解决加密资产剧烈波动带来的交易痛点,为加密世界提供相对稳定的计价单位和交易媒介,在逻辑上对应传统金融中的"结算层"[19] - 当前稳定币大多由私营企业发行,货币稳定不再由国家背书,而取决于企业的储备能力、运营透明度与市场信任,这种模式内核是"信任杠杆"[20][22] - 历史经验表明货币稳定依赖于兑现承诺的信任,从金本位崩溃到现代稳定币脱锚(如2022年TerraUSD崩盘蒸发逾400亿美元市值),都遵循"怀疑兑现能力即引发挤兑"的规律[21][23][28] 稳定币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 储备可信度问题:稳定币根基在于"1:1储备"承诺,但储备真实性、构成和流动性常受质疑,如Tether曾被发现大量持有商票和债券而非现金[23][24] - 监管不确定性:稳定币处在监管真空地带,美国和欧盟正推动《稳定币监管法案》但尚未完善,这种灰色地带是风险滋生的温床[25][26] - 系统性风险隐患:恐慌性赎回可能迫使发行方抛售储备资产(如短期美债),进而扰动整个短债市场并触发链上金融体系的连锁清算[27][28]
6天前,全球又见证了一场“郁金香泡沫”的破裂
虎嗅·2025-10-17 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