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略低于近三年同期均值3.81万亿元的季节性表现 [2] - 截至9月末社融存量增速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8.7% [2] - 人民币贷款增加1.61万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政府债券融资新增1.19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两者是拖累社融的主要分项 [2] - 企业债券融资新增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三项表外融资合计新增3,579亿元,同比多增1,869亿元,其中未贴现票据融资增加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 [2] - 股票融资新增500亿元,同比多增372亿元,连续7个月同比多增 [2] 贷款投放 - 2025年9月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低于近三年同期均值2.12万亿元的季节性表现 [2] - 截至2025年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至6.60% [2] - 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增加1,421亿元,同比少增1,279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2,500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 [6] - 企业短期贷款增加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9,100亿元,同比少增500亿元 [6] - 票据融资减少4,026亿元,同比多减4,712亿元 [6] 货币供应与存款 - 截至2025年9月末,M1同比增速为7.2%(新口径),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8.4%,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M2-M1剪刀差收窄至1.2% [3] - 9月人民币存款新增2.21万亿元,同比少增1.53万亿元 [3] - 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同比多减6,042亿元,非银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万亿元 [3] - 居民部门存款增加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企业部门存款增加9,194亿元,同比多增1,494亿元 [3] - 9月份M1单月增加1.92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35万亿元 [7] 融资结构分析 - 剔除政府债融资后的存量社会融资增速为5.94%,与上个月持平 [4] - 直接融资回暖推动融资结构优化,今年以来政府债、企业债和股票融资三者占新增社融的比例达到44.36%,比去年同期高9.52个百分点 [5] - 企业债和股票融资两项占新增社融的比例为6.27%,比去年同期偏低0.58个百分点,但仍有继续抬升空间 [5] - 表内贴现强度较高,票据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特征,委托贷款收缩显示与地产、城投相关的融资继续收缩 [5] 政策展望与影响 - 财政政策方面,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并靠前使用化债额度,或意味着部分资金可提前至四季度发行使用,以对冲社融增速下滑压力 [8] - 货币政策或继续保持适度宽松基调,买断式逆回购和MLF等短中期流动性或继续超量投放,降准降息取决于对四季度经济形势的综合研判 [8] - 四季度5,000亿元左右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有望带动相关项目配套融资回升,或阶段性改善企业中长期贷款读数 [8] - 总体上看,至年末社融和贷款增速或继续保持适度增长态势,融资结构继续向直接融资倾斜 [8]
【东吴芦哲】直接融资回暖、存款继续活化——2025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
搜狐财经·2025-10-17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