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位与规模 - 苏州工业园区获批建设全国纳米技术应用领域及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纳米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 - 园区自2006年布局纳米新材料产业,聚焦第三代半导体、MEMS、光电等应用领域,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 - 2024年园区纳米新材料产业产值超1700亿元,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400家,其中上市企业1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1] 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历程 - 园区2013年获批首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纳米技术应用),2018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纳米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2] - 2022年园区获批首批江苏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推动成立MEMS、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及专利池[2] - 园区布局了知识产权检索咨询中心苏州工作站、概念验证中心、企检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2] 知识产权成果与转化 - 园区累计建成省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31个,创新主体获中国专利奖68项(含金奖3项)[3] - 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255件,同比增长50%,新增PCT申请960件(占苏州市37%),有效发明32236件,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123件[3] - 近3年引进专利5079件,其中纳米新材料领域专利转让许可403件,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253亿元(知识产权相关49亿元)[3]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 近3年园区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44笔,融资额54.06亿元,发行4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3] - 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评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创新开发“投一保多”保险模式并落地全国首单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保险[3] 未来发展规划 - 获批国家级中心是落实商务部支持措施的关键步骤,旨在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 园区将持续高标准推进中心建设,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为国家纳米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4]
苏州市唯一 园区获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苏州日报·2025-10-17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