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收购不积极 国产大豆价格低开低走
期货日报·2025-10-17 08:33

新季大豆生产情况 -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整体增幅约8%,其中东部产区增长10%,西部产区增长7% [2] - 新季大豆单产预计与去年持平,整体处于偏高水平,北安地区产量多在400斤/亩,佳木斯农场约450斤/亩,富锦产区在450-500斤/亩 [2] - 高蛋白和高油高产品种种植积极性较高,但同品种大豆蛋白含量同比有所下降,高油大豆脂肪含量一般可达22% [2] 种植成本与补贴 - 大豆种植成本因土地租金下降而普遍降低,平均成本为14500元/公顷,地租整体在11000元/公顷,较去年下降10%左右 [4] - 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约3500元/公顷 [4] - 农户种植大豆可获得补贴,最低为350.73元/亩,最高约600元/亩,补贴后种植成本在5500-9239元/公顷 [4] - 补贴后大豆生产成本在1.5-1.7元/斤 [4] 市场价格与销售情绪 - 新季大豆开秤价呈低开低走态势,东北各地毛粮收购价在1.8-2.0元/斤 [5] - 因早熟大豆蛋白含量偏低及增产预期,贸易商多持观望态度,种植户则可能出现惜售情绪 [5] - 中下游企业在大豆价格低于1.9元/斤时建库意愿较强,豆一主力合约价格在3750-3800元/吨有较强支撑 [6] 下游消费需求 - 国产大豆消费集中在食品加工和油脂压榨,食品加工年消费量稳定在1650-1700万吨,压榨消费基本在200万吨/年,2023年增长至300万吨/年 [5] - 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开机率取决于压榨利润,2024年仅春节后和清明节后短暂开机,非转基因豆油与转基因豆油价差已缩窄至500元/吨 [7] - 大豆食品加工企业采购相对稳定,但对品质有要求,多以订单采购为主,行业产能趋增导致竞争激烈 [8] 产业链企业贸易与风险管理 - 贸易商购销灵活,年贸易量以10万吨及以下为主,单体厂年贸易量多在5万吨左右,传统贸易模式难度增加 [8] - 贸易商对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运用成熟,用于头寸管理和收益增强策略 [9] - 上游中小型农户及大型农场对期货市场参与度较低,部分大豆食品加工企业套保比例偏小 [9] 外部市场影响 - 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中国增加了对南美大豆的采购,巴西大豆进口到港完税价约3950元/吨,阿根廷大豆约3750元/吨 [6] - 国产大豆压榨消费的重要变量在于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南美大豆到港量及贸易谈判进展,若油籽到港量递减推升油粕价格,国产大豆压榨利润有望回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