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深蓝汽车在首批深蓝S09上市三个多月后推出新款,新款官方指导价未变但续航能力提升近43%并增加5C超充功能,导致旧款车型实际贬值,引发首批车主质疑“变相降价” [1][3] - 车主于2025年5月29日以27.99万元购入后驱ultra+版本,品牌方提供一年保价协议,但车主认为新款车型的推出使协议成为一纸空谈 [3] - 新款深蓝S09超长续航版续航里程从旧款的21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电池容量从40.18度提升至53.49度,销售人员称一度电价值约1000元 [3] 保价协议争议 - 保价协议明确保价限同款同配置车型,包括市场指导价、现金促销调整,但不含选装基金等非现金权益 [4] - 品牌方销售人员试图以新款长续航版本需花费1万元选配移动智能中岛+电动脚踏板(旧款免费)来弥补电池升级差价,但车主不认可此说法,认为不符合协议规定 [4] - 法律意见指出,尽管官方指导价未变,车企行为可能从严格合同条款角度“钻了空子”,但从商业诚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质来看,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 [8] 潜在法律与诚信风险 - 业内人士指出,新款配置升级但价格不变的行为可能违反保价协议精神,构成变相降价 [1][6]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交易,深蓝汽车行为符合“变相降低老款车型实际价值”的特征 [7] - 若品牌方在销售时明知短期内将推出重大升级计划却未披露,还可能涉及缔约过失责任 [7] - 工信部信息显示,品牌方在6月底、7月初已递交新款S09申报材料,意味着研发时间更早,但新款在9月才上市,与首批车型上市仅间隔三个多月 [7]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深蓝汽车在2025年5月推出的“一年保价”协议是行业同类承诺中期限最长的,此前已有理想、零跑、腾势等多个品牌推出“90天保价”政策 [10] - 保价协议作为一种差异化营销策略,短期能刺激消费,但需承担老用户预期管理的压力,其合理性取决于企业能否在创新与承诺间找到平衡 [11] - 行业普遍通过降价或增配提升竞争力,深蓝汽车的“反向操作”需注意产品更新节奏与承诺的匹配度 [11] - 建议车企明确保价范围涵盖的核心配置变更,建立产品迭代与用户权益的平衡机制,并通过梯度权益补偿等方式维护品牌信誉 [10][11]
新款价格不变配置升级,车主质疑深蓝S09保价协议成空谈
北京商报·2025-10-17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