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通过数据真空、信心崩塌和政策失焦三重传导机制,对全球资产定价体系造成系统性扰动 [1] - 停摆危机是美国政治极化与经济脆弱性叠加的产物,揭示了长期结构性重构方向,即美元定价体系可能松动 [7] - 全球资产配置逻辑需从默认美国信用转向定价美国风险,美元信用的裂痕和政策紊乱将长期影响市场 [7] 大宗商品市场影响 - 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受美元信用弱化、经济预期恶化及各自供需基本面差异影响 [1] - 贵金属市场避险属性强化,全球央行2025年第三季度延续强劲购金势头,自2022年以来年净购买量均超1000吨,远高于2008-2022年年均500吨水平 [1] - 36万亿美元债务规模及年均超1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加大美元信用坍塌压力,进一步支撑黄金 [1] - 能源市场多空博弈,停摆导致美国能源信息署推迟发布原油库存数据,市场依赖私营机构数据 [2] - 原油利空因素来自供给端,OPEC+增产计划与俄罗斯出口增加形成压力,全球贸易摩擦升温拖累需求预期 [2] - 农产品市场遭遇数据真空与需求疲软双重打击,美国农业部暂停发布关键作物报告 [2]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买家,当年未购入美国大豆,加剧美国农产品库存压力 [2] - 工业金属呈现美元驱动型上涨,停摆期间铜价因美元指数走弱而上涨,但美国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令市场对涨势可持续性持谨慎态度 [2] - 停摆对大宗商品的冲击体现在整体信心侵蚀和板块间分化,政治博弈轨迹直接映射于资产价格 [3] 历史经验与政策风险 - 历史停摆事件核心逻辑是利用政府关门的社会经济代价胁迫对方在议题上让步,使预算审批沦为党派斗争工具 [4] - 此次停摆使两党信任机制完全崩塌,妥协空间近乎为零,市场难以简单复制历史经验 [4] - 数据真空干扰政策决策,美国经济处于高利率、低通胀、弱复苏的敏感阶段,缺乏官方数据增加美联储盲操作风险,政策误判概率可能显著上升 [4] 美元信用与全球市场影响 - 停摆深远影响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信用体系可持续性的质疑,直接冲击美元信用基础 [5] - 当前停摆发生在36万亿美元债务背景下,债务利息支出占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15% [5] - 若停摆与债务上限问题叠加,可能引发全球对美元资产的抛售潮 [5] - 危机加剧对美国政策的忧虑,新兴市场股市呈现分化:依赖美元融资的东南亚市场下跌,大宗商品出口国股市上涨 [6] - 中国股市表现相对稳健,得益于国内政策托底及中美贸易结构调整 [6] 长期结构性变化 - 市场震荡揭示了长期结构性重构方向,美元定价体系松动可能为区域性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崛起提供契机 [7] - 停摆是美国财政与政治体系深层矛盾的集中爆发,36万亿美元债务及45%的社保医保支出占比,加之两党根本分歧,使停摆危机可能成为常态化风险 [7]
美国政府“停摆”下的市场应对逻辑
期货日报网·2025-10-17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