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模式与核心机制 - 苹果“保险+期货”模式为果农提供收入兜底保障,将不可控的市场风险转化为可量化、可转移的金融风险 [2][8] - 项目采用“增强亚式+触碰式障碍期权”结构,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时,期货市场的对冲资金通过保险公司流向农户 [5] - 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包括郑商所、各级政府财政、期货公司及果农自缴,形成“政策资金+期货公司资金+农民资金”的多元结构 [5][6][8] 项目覆盖规模与赔付成效 - 2024年延长县项目覆盖面积达创纪录的3.83万亩,是往年同期的1.5倍以上,参保农户2514户,总赔付472.9万元 [5] - 2020至2024年,郑商所在延长县实施的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累计覆盖面积16.21万亩,参保果农11638户,共计赔付4333.56万元 [5] - 2019至2024年,富县项目累计投保果园面积超19.5万亩,涉及参保农户12263户,总赔付金额6120.59万元,户均理赔近5000元 [6] 个体农户受益案例 - 果农白建兵种植15亩苹果,参与项目后累计增收5万多元,2023年每亩保费50元获赔141.9元,2019年每亩获赔高达900元 [2] - 果农卫树杰投保17亩苹果,2022年每亩保费105元,最终每亩获赔357.96元,共计获赔6085.32元 [3] - 项目理赔便捷,赔付款直接打入农户银行卡,果农参保积极性高,富县出现“一单难求”现象,全县保费一周即可收齐 [2][3] 对苹果产业的积极影响 - 期货交割标准对果形、硬度、糖度有明确规定,推动“分级分价、优质优价”理念,将优果率提升至90%以上 [7][9] - 期货价格信号引导果农优化品种结构,推动矮化密植、有机种植等技术应用,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9] - 期货交割需求推动预冷贮藏、冷链物流和智能分选线提升,延长苹果储存周期,实现错峰销售,2024年富县246吨苹果出口阿联酋、新加坡 [9]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参保对象将由以原贫困户为主扩大到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培育经营主体借助期货工具将生产、收购、销售与期货市场结合 [7] - 试点“保险+期货+订单收购+交割”模式,实现产、运、贮、销的一体化和高端化,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期待将苹果“保险+期货”逐步推向更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8][9]
“保险+期货”守护果农丰收梦
期货日报网·2025-10-17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