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这个“铁幕”时代,优衣库的应对策略是教科书级的
36氪·2025-10-17 10:09

文章核心观点 -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明确表示,尽管面临美国关税压力,公司不会将供应链迁出亚洲,因为亚洲供应链是其成本、效率和战略竞争力的基石 [1][7] - 公司采取涨价、提前囤货和生产地灵活切换等策略应对关税冲击,并继续推进其北美扩张计划 [9][10][11] - 优衣库的成功模式在于“日本质量+亚洲规模”,其供应链具备高度弹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是维持高性价比的核心 [6][8] 美国市场表现与战略重要性 - 优衣库北美业务在经历17年亏损后,于2022年实现盈利,并在2025财年营收增长24.5%,利润飙升35.1%,成为迅销集团28亿美元年度净利润的支柱 [3]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北美门店从106家扩展至200家,几乎翻倍,并计划在芝加哥、旧金山等地开设旗舰店 [3][11] - 对美国市场的征服被视为创始人柳井正的“个人最后夙愿”,兼具商业与情感因素 [2][3] 关税政策影响与公司评估 - 2025年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孟加拉国)征收20%-49%的额外税率,对日本非汽车产品征收24%的关税 [1] - 迅销集团预计2025财年关税将侵蚀1%的利润,且影响在下半年更为显著 [5] - 公司通过2025财年上半年提前囤货,使短期冲击“有限”,并认为关税政策“非理性且不会持久” [5][9] 亚洲供应链的战略逻辑与优势 - 优衣库供应链高度依赖亚洲,中国工厂占比约30%,东南亚已成为主力生产地 [4] - 亚洲工厂能实现快速响应设计迭代(5-7天出样),并具备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而美国面临劳动力短缺、技术落后和成本高昂的挑战 [7][8] - 近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重建美国本土供应链成本将至少翻倍,61%的企业倾向于转向低关税国家 [8] - 公司模式类似于“美国设计、中国制造”,将高端纺织工艺注入亚洲供应链,以亲民价格(如15美元抓绒夹克)提供产品 [6][7] 应对关税的具体策略 - 公司计划从2025年秋冬起在美国对部分产品提价10%-15%,以覆盖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 [11] - 长期策略包括在亚洲内部灵活切换生产地(如从中国到越南、印尼),保持供应链弹性 [9] - 财务官表示将聚焦可持续盈利,无法全额吸收成本,但2025财年北美业绩仍逆势增长,证明其基本款具有“永恒吸引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