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盘烂尾超20年,广州法院“智融”平台引入5亿重整资金
南方都市报·2025-10-16 17:44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企业重整工作总体成效 - 累计拯救困境企业47家,引入重整资金131亿余元,化解债务752亿余元,盘活资产254亿余元 [1] - 推动十个楼盘复工复建,累计盘活土地面积277万余平方米 [5] - 在全国率先探索“小微企业快速重整程序”,48家中小微企业重整成功,守护住1849项新质生产力,3051名职工保住就业岗位 [7] 数字支付行业上市公司重整案例 - 某数字支付行业上市公司因主营业务成本上涨及信息披露违规深陷债务泥潭,核心股权被冻结,主营业务牌照续展岌岌可危 [2] - 该公司核心控股子公司持有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及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备案许可,是广州唯一拥有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具备重整价值 [2] - 案件创新“行政预诊断+司法预重整”府院协作机制,并对350万元以下债权实行全额现金清偿,创造上市公司分段清偿最高纪录 [3] - 通过重整成功注入8.25亿资金,化解逾40亿债务危机,维护了7万余名中小股东利益,成为上市公司重整新规印发以来首个重整成功的A股上市公司 [3] 房地产行业烂尾楼项目重整案例 - 某地产公司因经营不善、股东纠纷,导致占地26万平方米的山庄项目自2004年停工,烂尾超20年 [4] - 法院通过破产重整“智融”平台引进投资人,采用“阶梯投资”模式分阶段履行投资义务,降低履约风险 [4] - 成功引入重整资金5亿元,全额清偿各类优先债权,普通债权清偿率较破产清算提高,并推动项目复工复建,盘活土地面积26万平方米 [4] 环保行业小微企业重整案例 - 某环保小微企业曾致力于垃圾分类回收项目,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若清算普通债权清偿率预计仅为百分之十几 [6] - 法院经审查认为该企业社会价值显著,债权债务关系清晰,具备重整价值,故由破产清算程序转为重整程序 [6] - 管理人采用“假马竞标”模式公开招募投资人,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各类债权清偿比例均达到100%,企业主体和环保项目得以保留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