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背景与战略意义 - 粤港澳三地海洋行业商会、协会和学会共同发布《粤港澳海洋行业合作倡议书》,提出共建蓝色金融服务联盟等举措,以金融合作为纽带推动湾区海洋产业发展[1] - 设立跨区域海洋基金的现实背景包括粤港澳缺乏统一的海洋产业基金,以及澳门正依托制度优势打造国际海洋经济集群并已引入中东资本[3] - 海洋金融正成为粤港澳联动资源、面向国际竞争的战略抓手,旨在打通海洋产业高投入、长周期的瓶颈[1] 粤港澳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方案 - 基金计划首期募集100亿元,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三地政府出资占比30%,并引入世代基金、中东资本等社会资本,通过杠杆放大总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3] - 基金将聚焦三大前沿赛道:海洋智能装备(如深远海养殖工船、水下机器人)、海洋生物医药(如深海活性物质提取)、绿色低碳技术(如氢能动力船舶、碳汇监测)[4] - 基金目标培育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海洋科技独角兽企业,并推动15家企业实现IPO,形成投资-退出-再循环的良性生态[5] 基金运作与协同机制 - 基金构建拨改投闭环机制:在孵化期(1-2年)联合科研机构设立海洋科技加速营提供天使基金支持;在成长期(3-5年)开发特色信贷产品并利用央行优惠利率政策;在上市期(5-7年)联动国际资源助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5] - 在湾区协同中,广东将发挥制造业优势承接中试与量产需求,港澳则提供高端金融服务,如澳门依托自由港开展双边本币结算、发行海洋RWA等国际贸易便捷结算工具[5] - 为确保倡议落地,建议构建机制协同、政策创新、主体联动三大保障体系,包括成立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委员会、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与海洋数字资产认证等[5] 市场基础与产业规模 - 2024年广东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已达2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9%,占全省GDP的14.1%,为基金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市场腹地[3]
海洋竞争升维!专家呼吁粤港澳成立产业基金,怎么投怎么赚
南方都市报·2025-10-16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