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遭新加坡主权基金起诉,蔚来回应:源于不实指控,三年前已完成独立调查
第一财经资讯·2025-10-16 21:47

事件背景与市场反应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起诉蔚来汽车引发市场关注 但公司回应称案件源于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的不实指控 并非针对近期经营状况 [1] - 为回应做空指控 公司董事会独立委员会于2022年8月在第三方专业顾问协助下完成独立内部调查 结论为相关指控均无事实依据 [1] - 消息影响下 蔚来港股10月16日股价一度大跌超过13% 收盘跌幅收窄至8.99% 同日美股盘前跌超6% [1] - 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累计买入约5445万股蔚来美国存托凭证 该期间公司股价曾在13美元至21美元间震荡 并一度冲高至66.99美元的历史高位 [1] 做空指控与公司回应 - 做空机构灰熊于2022年6月发布报告指控蔚来 公司随即公告回应 称该报告缺乏依据 包含大量错误及误导性结论 [2] - 独立内部审查于2022年8月26日完成 由独立委员会在第三方国际律所和法务会计专家协助下进行 未发现不当之处 [2] - 美国证监会曾就做空报告涉及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的会计处理向公司发出问询 公司在回复后SEC未再采取进一步行动 [2] - 包括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及大和资本在内的多家机构发布报告 不支持灰熊的结论 认为其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的担忧毫无根据且误解商业模式 [2] 法律诉讼进展 - 在2022年8月至9月期间 有两名原告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对蔚来及公司高管提起两宗诉讼 [2] - 截至公司2024年报披露日 法院对蔚来方面要求驳回起诉的动议尚未作出裁决 [2] - GIC单独提起的诉讼因前述集体诉讼尚未结案 已被法院于2025年10月初裁定暂缓审理 [3] 业务模式与风险博弈 - GIC的指控焦点在于蔚来通过其合作伙伴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 误导投资者 [4] - 有接近公司的知情人士表示 蔚来在三地上市 其会计处理和BaaS模式披露均经过相应监管机构审核 尤其是在香港上市过程中得到香港证监会和交易所的认可 [4] - 市场观点认为 GIC作为管理规模超千亿美元的主权基金 其法律行为具有双重目的 包括财务诉求和作为风险管理策略的一部分 以在市场波动期对冲潜在投资损失 [4] - 有分析指出 做空机构常针对快速增长的企业 利用专业数据误导缺乏经验的投资者 并通过报告发布日的股价波动进行单日交易获利 [4] - 本次诉讼由主权财富基金发起 公司需面对更为强劲的对手 最终结论有待美国法院审理程序推进 需要时间 [5] - 此次诉讼“黑天鹅”事件为公司尚未明朗的前景增添不确定性 公司在亏损超千亿后 将第四季度盈利视为关键节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