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箭三雕!中国一张豁免牌,美国船东纷纷转向
搜狐财经·2025-10-17 13:12

中美港口费用政策交锋 - 美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加征港口服务费,一艘10万吨级中国货船单次停靠美国港口费用可能高达500万美元[3] - 中国作为对等反制,亦自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范围涵盖美国籍、美国建造、美国企业或个人拥有或运营,以及美资持股超25%的企业所拥有或运营的船舶[5] - 中国政策包含豁免条款,对在中国建造的船舶以及空载进入中国船厂维修的船舶免缴特别港务费[7] 中国特别港务费具体标准 - 收费标准为阶梯式逐年递增方案,从2025年的每净吨400元人民币上涨至2028年的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5] - 到2028年,一艘10万吨级的美国船舶在中国港口单次停靠需支付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港务费[5] - 以一艘5万吨级散货船为例,坚持使用美国制造船舶每年在中国港口可能需额外支付约2000万元人民币港务费[9] 政策对全球航运市场的直接影响 - 政策生效后一周内,中国船厂接到的美国船东咨询量同比激增210%,潜在订单金额估计超过30亿美元[12] - 美国船东协会调查显示,82%的会员企业正考虑将船舶维修业务转移至中国船厂,预计每年为中国修船业带来超过12亿美元的增量市场[12] - 美国西海岸最大的船舶维修企业太平洋海事维修公司在10月中旬已有5艘计划维修船舶转往中国舟山船厂,导致其面临约800万美元收入损失[14] 航运公司的应对策略调整 - 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宣布暂停旗下部分悬挂美国旗的船舶直接挂靠中国港口,转而选择在韩国釜山或光阳港进行中转接驳[17] - 香港上市公司太平洋航运通过调整董事会成员构成,以降低在美国301调查下的风险敞口[17] - 悬挂美国旗的集装箱船"MANUKAI"轮在宁波港成为首艘被征收特别港务费的美国船舶,涉及金额约445.8万元人民币[17] 中美造船业实力对比与市场格局 -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量中,中国船厂占据49%的份额,而美国船厂仅占0.8%[11] - 中国船厂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新船订单手持排期已至2029年,而美国民用造船能力不足,面临产能有限、成本高企和人力短缺等挑战[19] - 选择购买中国制造船舶可比美国同类产品价格低大约40%,且中国船厂的维修成本通常比美国低35%[9][14] 美国政策的后续调整与影响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后来宣布下调对汽车运输船等部分船型的征费标准,例如从每净吨150美元降至46美元[21] - 美国对长期租赁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予以完全豁免,反映出其需顾及自身能源和汽车出口产业所承受的连带成本[21] - 美国最大造船厂之一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计划投资2亿美元升级设施以重振产能,但发现潜在客户因成本考量转向中国船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