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然堂港股IPO,18%收入增速目标落空,如何破解“单腿走路”
搜狐财经·2025-10-17 14:30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9月29日正式提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与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此前曾于2023年6月申请A股主板上市但在2024年3月主动撤回 [1] -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且在2013年至2024年的12年间始终稳居国货化妆品品牌前两名 [2][3] - 公司是一家成立近25年的老品牌,品牌国民度和线下渠道是其核心优势 [2]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2.9亿元、44.4亿元、4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2%,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4.5亿元,同比增长6.4% [5] - 利润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分别为66.5%、67.8%、69.4%、70.1%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分别为1.47亿元、3.02亿元、1.90亿元,其中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7.1%,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长7.3% [6][7] - 公司2023年初提出的年收入18%增长目标未能达成,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仅为7.2% [4][5][7] 业务结构与品牌依赖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主品牌“自然堂”,该品牌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4.6%提升至2024年的95.6%,2025年上半年占比为94.9% [8][9] - 产品结构以护肤类为主,2024年护肤收入40.29亿元,占总收入87.6%,彩妆收入约3.89亿元,占比4.0%,个护收入1.73亿元,占比3.8% [8] - 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对单一品牌的依赖度更高,例如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品牌收入占比74.27%,上美股份韩束品牌收入占比81.4% [9] 市场竞争与渠道策略 - 主要竞争对手珀莱雅成功打造了“红宝石”、“双抗”等亿级销量超级精华,2024年收入突破百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达68.8% [10][11] - 公司渠道以线上为主,线上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9.7%提升至2024年的68.8%,2025年上半年线上占比为68.8% [12] - 线下渠道收入持续萎缩,从2022年的17.2亿元降至2024年的14.2亿元,2025年上半年线下收入为7.6亿元,同比下滑2.58% [12] - 公司覆盖超过4万家线下网点,并于2025年在深圳开设首家自营旗舰店,计划下半年在上海、武汉及重庆再开三家,致力于打造新的线下零售模式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