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青创十条”发布,三百万平米空间助青年创业
创业创业(US:VEMLY) 贝壳财经·2025-10-17 15:15

政策发布与背景 - 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青创十条”),标志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1] - “青创十条”是对海淀区、昌平区、经开区三个试点区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经验的系统提炼和全市推广 [1] 创业空间与成本支持 - 北京盘活现有资源,免费或低价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 [2] - 海淀区为近百家青年科技企业配置AI北纬社区、中关村温泉科技园等10万平方米免费产业空间 [2] - 丰台区打造“青创苗圃”,提供约1.8万平方米优惠创业空间及300多个免租、减租工位 [2] 创业指导与孵化服务 - 支持双创示范基地、标杆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提供“陪伴式”成长服务,涵盖创业指导、项目孵化、市场推广及应用场景支持 [3] - 经开区已认定9家区级科技孵化器,服务10余位创业者;海淀区组建市场化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精准创业服务 [3] 金融支持体系 - 调研显示62.1%的青年人才认为创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 [3] - 北京市鼓励各区设立总规模300亿元左右的青年人才发展基金,并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一揽子金融产品 [4] - 海淀区提供最高5000万元科技人才贷和百亿元科技成长基金,支持轻资产科技初创企业 [4] - 政策为投资基金的考核“松绑”,突出“长期耐心资本”属性,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赛事平台与人才吸引 - 北京市在HICOOL、“创业北京”等品牌赛事专门开辟青年人才专属赛道 [6] - 实施“世界青年人才赋能计划”,举办“海外英才北京行”系列活动,吸引全球优秀青年人才来京交流实践 [6] - 房山区打造良乡大学城“科创荟”、京津冀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赛事,形成“以赛促创”氛围 [6] 产教融合与实践锻炼 - 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一批产教融合基地,举办青年人才创业训练营 [7] - 海淀区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近40名博士生赴字节跳动、快手、智谱华章等单位开展为期六周的实践锻炼 [7] -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建筑面积达10.55万平方米,已有104名教职工及201名学生入驻 [7] 创新环境与社群建设 - 重点围绕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青年人才聚集地,布局学术咖啡厅、学术酒吧等新型交流空间,推动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街区 [8] - 丰台区打造北京10号线“青创村”,联动地铁10号线周边创新创业聚集地,已有300余家文创和新科技企业入驻 [8] - “一区一品”打造30个左右青年人才会客厅,免费支持开展青年沙龙、项目路演、技术分享等活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