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内代理人制度核心内容 - 韩国将于10月23日正式实施国内代理人制度,旨在消除语言障碍并加强对海外游戏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管 [1] - 制度强制要求达到特定规模的海外游戏公司在韩国指定国内代理人,并向游戏物管理委员会报告指定结果 [1] - 未履行指定义务的公司可能被处以不超过2000万韩元(约合1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且罚款非一次性,符合条件的主体每年都可能被处罚 [3][4] 制度适用企业标准 - 适用企业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在韩国无居所或营业场所的海外游戏公司,且满足营业额或下载量门槛之一 [2] - 营业额门槛为上一年度全球总销售额达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非游戏主业但涉足游戏业务的科技公司也需纳入统计 [2] - 下载量门槛为上一年度在韩国移动设备日均下载量超1000次,此指标仅针对单款移动端游戏,多款游戏累计不触发 [2] 国内代理人指定关键要求 - 国内代理人必须在韩国有居所或实际经营场所,并安排专人有效响应,不能使用语音留言或自动邮件等形式化方式 [3] - 即使在韩设有不负责游戏运营的子公司,或通过香港、新加坡子公司发行游戏,母公司和子公司仍需各自指定国内代理人 [3] - 必须在游戏服务条款中公示代理人的名称、地址、韩国国内电话号码及电子邮箱,并向GRAC报告指定情况 [3] 韩国游戏市场概况与监管趋势 - 韩国在全球游戏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7.8%),是中国出海游戏收入的第三大市场,份额为8.89% [1] - 自2023年以来,韩国《游戏产业振兴法》已进行5次密集修订,监管持续收紧 [5] - 近期修正案要求公示随机道具抽取概率,强制19岁以上游戏通过实名年龄验证,并限制使用用户地理位置信息 [5] 全球游戏市场监管趋严态势 - 美国FTC监管力度增强,典型案例包括2022年《堡垒之夜》5.2亿美元罚款案与2025年《原神》2000万美元和解案,涉及儿童数据保护与诱导消费 [6] - 日本于2025年4月1日调整消费税征收制度,App平台需为所有交易代扣10%消费税,纳税门槛改为任一年度销售额达1000万日元即触发 [7] - 全球监管细化趋势下,游戏出海企业需建立内部快速响应机制,并前瞻性关注各国法律政策动态 [7]
日均下载超千次即需申报,韩国游戏国内代理人制度落地在即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7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