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与定位 - 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获得“新兴战略产业”的顶层定位,从试点探索进入政策驱动、全域开放的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1] - 政策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各地政府将低空经济视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行业获得大量支持,审批流程从企业“求审批”转变为政府提供“一条龙服务” [5] - 深圳作为全国低空开放示范城市发展尤为出色 [5]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无人机集群表演凭借“科技+艺术+文化”属性走出差异化路径,是低空经济中盈利模式最清晰的版图之一 [1] - 低空文旅具备清晰的商业价值,能够满足政府、企业、景区乃至个人的多元化需求,是少数能脱离政府补贴实现盈利的方向之一 [4] - 国内无人机秀单场平均费用约30万元,海外市场单场表演费用可达百万元级别 [7] - 业务模式从单纯服务转向“硬件销售+服务”,提出“低空新基建”概念,一套设备价格约几百万元 [7] - 随着参与者增多,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现“比拼数量”和“卷价格”的现象 [1][6][8] 技术发展与战略重点 - 公司系统能控制超过6万架无人机,技术瓶颈突破后,行业竞争重点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技术研发、飞行效率、内容创意和艺术表现力 [1][6] - 行业的真正出路在于深度挖掘多元应用场景、显著延长续航时长、持续提升运行效能,推动科技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 [6] - 随着表演无人机数量增加,生产研发成本不断降低,编程响应速度、监管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单次运输成本也因规模效应而降低 [6] 海外市场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已接近国内,未来很可能超过国内,很早就制定了出海计划,2020年已启动 [8] - 海外客户更聚焦于艺术表现力与视觉呈现效果,对价格不敏感,而国内“价格战”更为普遍 [8] - 中国企业应敢于走出去,只要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就不用怕国际竞争,应抓住机会做好全球布局,全球市场是优秀企业的终极赛场 [1][8] 行业概念演进 - “空域造景”是早期概念,将低空视作画布,无人机作为画笔 [9] - “低空新基建”随低空经济发展应运而生,无人机集群表演已成为城市推广形象、招商引资、发展大文旅的刚需,像公路、铁路一样成为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9] - 无人机表演向更智能、更高效、编程更简约、更中央化的方向发展,过程更标准化,并可实现自动起降 [9]
专访千机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石哲元:无人机表演不再单纯比拼数量,海外市场前景更广阔
搜狐财经·2025-10-17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