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我国98%市场,日德曾以10倍高价出售,自研成功却被日企盗用
搜狐财经·2025-10-17 16:28
中国在钢铁领域的产量早已遥遥领先全球。自1996年突破1亿吨大关后,到2021年,钢铁产量已达到10.33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消费量也几乎同 样庞大,达到了9.52亿吨,几乎占全球的50%。 生产优质的轴承钢技术难度极大。它对硬度、耐磨性、弹性等要求非常高,冶炼时必须精确控制化学成分、尺寸和表面缺陷,钢材的纯净度也要达到极致。 在早些年,中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反而不得不将低端原料出口,再花高价进口成品。 尽管产量庞大,但在高端特钢领域,尤其是轴承钢的生产上,中国曾面临过不少挑战。轴承钢是制造轴承的关键材料,轴承本身对高铁、飞机、潜艇、军舰 等大国重器至关重要。如果材料不过关,设备在高温高压下就可能发生故障,导致严重的设备停运。 当时,轴承钢技术几乎被美国、日本、德国和瑞典这些国家垄断,其中日本的NSK和德国的舍弗勒几乎控制了中国市场的98%。他们凭借定价权,向中国企 业出售的轴承钢价格是其本国市场的10倍,令国内企业不得不接受。 这一垄断现象不仅限于轴承钢领域,整个高端轴承市场都被这几家外企把持。甚至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也因高端轴承的进口依赖而饱受困扰。轴承作为 技术含量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