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米连科技IPO:伊对APP监管不到位衍生聊天灰产专割男性用户韭菜 众多用户投诉被诱导消费
新浪证券·2025-10-17 16:31

公司上市与募资用途 - 米连科技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主板挂牌上市 [1] - 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渗透海外市场、开发海外产品、扩大研发团队、进行战略投资与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业绩波动较大,2022年营收10.52亿元,净利润-1302.8万元;2023年营收10.34亿元,净利润-1680.6万元;2024年营收23.73亿元,净利润1.4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9.17亿元,净利润为2.62亿元 [1][2] 用户运营指标 - 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从2022年的2,183,369下降至2024年的1,719,009,但在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2,071,855 [3] - 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从2022年的7,631,155下降至2023年的6,524,687,2024年回升至7,561,220,2025年上半年增至9,921,675 [3] - 平均月付费用户数增长显著,从2022年的451,663增长至2024年的873,566,并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1,216,764 [3] 业务集中度与市场地位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伊对”单一产品,该APP在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约1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19.17亿元的比重超过75% [3] - 根据招股书数据,“伊对”在在线社交娱乐平台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1.6%,收入为人民币15亿元(即1.5十亿元) [4] - 前五大平台合计市场份额为38.7%,市场总规模为人民币131亿元(即13.1十亿元) [4] 海外市场拓展 - 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公司将海外市场视为第二增长曲线,海外产品覆盖东南亚、中东、北美及南美地区 [4] - 海外市场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受运营成本及获客成本影响,短期内盈利能力仍存疑 [4] 平台运营模式与用户投诉 - “伊对”APP采用主持人引导的三方视频互动模式,主要面向中国内地30岁左右的用户 [5] - 平台存在大量用户投诉,黑猫投诉平台上包含“伊对APP”搜索词的投诉信息超过2500条,投诉原因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 [6] - 用户投诉案例涉及金额从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例如有用户投诉其79岁父亲在平台上被诱导消费27万元 [6] - 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存在大量关于平台“诱导消费”的控诉帖,例如有用户称在平台两周花费数百元而未找到真诚交友对象 [5][7] 平台生态与潜在风险 - 平台生态中存在“回收伊对APP账号”、“招聘伊对聊天员”等现象,代聊人员通过收来的账号与男性用户聊天以获得礼物分成 [9][10] - 法律专业人士认为,此类收钱陪聊行为在法律层面或许不构成犯罪,但在道德层面属于灰色地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