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净源频现信披违规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IPO有无踩线闯关?

文章核心观点 - 科净源上市后频繁出现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公司治理水平亟待提升 [1] - 公司上市前财务与研发数据疑似精准“踩线”满足创业板上市标准,上市后业绩迅速恶化,引发对其IPO是否存在“踩线闯关”的质疑 [1][6][8] 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全资子公司提供的累计1.5亿元担保事项而受到行政处罚,相关担保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 [1][2]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0.25万元,同比减少77.53%,但未按规定及时披露业绩预告,因此收到监管函 [3][5] - 公司2023年度报告存在收入确认方法适用不当、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等会计问题,并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有误 [4][5] - 公司时任监事及子公司会计人员在涉及担保事项的调查中存在不配合监管调查的情形 [2] 上市前后业绩表现 - 公司于2023年8月11日登陆创业板,IPO发行价格45元/股,募资金额超7亿元 [6] - 上市前2022年营业收入为4.39亿元,净利润为8625.68万元;上市后2023年营业收入降至3.02亿元,净利润骤降至1906.73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进一步降至1.91亿元,并出现亏损1.31亿元 [6][7]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所好转,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4.30%,实现净利润1275.80万元,扭亏为盈 [7][9] 创业板上市标准符合性 - 公司选择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上市前业绩完全匹配该标准 [7] - 为满足创业板定位要求,公司适用“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的规则,其2020年至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为5833.75万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4.39亿元,精准达标 [8] - 公司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低于20%,但因满足营收超3亿元的条件而未适用增长率要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