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废弃矿坑“蝶变”文旅“金山”
中国青年报·2025-10-17 18:55
公司业绩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20.2万人次,门票收入达990万元 [1] - 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营收突破2亿元 [1] - 景区通过农产品订单每年为当地签订2000多万元的采购协议 [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所在地原为依靠清泉铁矿厂等村办企业发展的矿区 [1] - 2003年企业家杨树根启动生态修复,将废弃矿地转型为旅游景区,并定下生态优先的铁律 [3][5] - 转型战略核心为用文化激活山水,用乡愁留住脚步 [5] 生态修复与景区建设 - 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清矿渣、覆新土、引活水、种树苗,山野间种下2万多棵香樟、三角枫 [5] - 将最大废弃矿坑改造成“鸳鸯湖”亲水景观,矿渣堆变为错落有致的绿地 [5] - 深挖地方历史文化,将修复后山体打造成“江南12景” [5] 旅游产品与服务特色 - 收集600多件明清老物件融入建筑,复刻出江南韵味“老街” [7] - “江南味道”街区汇聚150多种皖南地道小吃 [7] - 采用“铜钱消费”模式,并推出自编自演情景剧《媒婆说亲》及“乡愁巡游”等互动环节 [7] 社会影响与带动效应 - 公司牵头建起20多个无公害种养基地,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发展 [7] - 直接带动600余名村民就业,辐射超过2000户家庭,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