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高速公路:一切皆有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7 19:33

政策导向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方案,明确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引导大模型在重点制造场景落地[1] - 上海市发布行动方案,明确要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推动自主GPU、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1] - 国家算力战略正从规模扩张迈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价值的第二阶段[1] 算力基础设施 - 庆阳市截至2025年8月对接数字经济企业5979户,签约1425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营收同比激增78.4%[4] - 庆阳市与28城缔结算力联盟,形成“芯片—算力—模型—应用”全链条生态,吸引燧原芯片、百度大模型等企业[4] - 廊坊市已投运数据中心32个,运行标准机柜32.7万架,城市算力分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4] - 东方国信内蒙古智算中心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规划建设1.2万个16kW高密度机架,总IT容量达200MW[5] - 启迪设计签署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项目合约,签约建设部分含税总价达8.6亿元,算力集群运营收益含税总价为10.3亿元[5] 硬核科技与产业链 - 国产算力产业链正经历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寒武纪、摩尔线程营收放量,华为公布未来3年昇腾产品规划[7] - 华为计划以一年一代、算力翻倍的节奏推出昇腾AI芯片新品,并通过超节点互联方案整合数百颗NPU和CPU[7] - 国产GPU生态逐步建立,中国长城智算一体机搭载沐曦、天数智芯GPU,浪潮信息一体机使用国产GPU[7] - 三大运营商联合提出三年内实现50%以上液冷规模应用,浪潮信息、超聚变、宁畅在液冷服务器赛道市占率较高[8] - 科华数据、英维克、申菱环境等液冷相关公司正迎来订单高峰期[9] - 从寒武纪、海光信息的芯片,到中科曙光的服务器,再到光迅科技、中际旭创的光模块,一条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产业链正在成型[9] AI商业化与应用落地 - 政策引导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建设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引导大模型在重点场景布局[10] - 慧辰股份与中科信控构建“智算云”为核心产品的产业生态,形成覆盖“算力资源纳管—商业化销售—行业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服务能力[11] - 格灵深瞳的视觉算法结合光环新网的算力支持,为金融机构提供智能风控、远程身份核验等解决方案[11] - 晶泰控股构筑AI+机器人自动研发闭环,已有2款AI参与研发药品进入临床1期[13] - 蚂蚁数科、恒生电子等头部公司在金融行业发布大模型和Agent平台,在投研、投顾、风控等场景部署应用[13] - AI应用进入普及拐点,看好AI应用驱动的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随着推理应用铺开,需求将维持景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