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绘就便捷出行新画卷 实地探寻宝鸡公交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2025-10-17 21:29

核心观点 - 宝鸡公交通过政策支持、市场导向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成功实现了在行业普遍面临挑战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其创新实践和多元化经营策略显著提升了服务能力和财务韧性 [3][7][9]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宝鸡市以“四个优先”贯彻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包括政策、资金、用地和路权优先,并率先出台专项地方法规 [3] - 公交被定位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引领者”,推动从“被动适配交通需求”向“主动引领空间布局”转变 [5] - 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5] 运营规模与基础设施 - 中心城区公交车保有量达1101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979辆,占比89%,年减少碳排放约4万吨 [5] - 建成公交场站34.9万平方米,公交专用道53.2公里,11条专用道,270个公交港湾式停靠站 [3][5] - 建成17座通用充电站,840个充电桩,满足全部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 [5] 服务网络与客流表现 - 拥有常规线路66条、定制线路113条,线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38公里,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为87% [5] - 2024年客流量突破1.68亿人次,日均服务45万人次,城市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4.4% [3][5][15] 多元化经营与财务表现 - 打破单一票务收入模式,依托现有资源发展广告、驾培、维修、租赁、旅游等业态,2024年非票务收入超3000万元 [9] - 构建“主业稳固、辅业繁荣”的立体经营格局,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9] 服务创新与模式拓展 - 创新“公交+N”模式,打造青铜文化体验线、渭河风光休闲线等特色线路,推动与商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6] - 推出“网约公交”、定制通勤公交、助学公交(93条)、社区公交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多元出行需求 [12][14] - 为11家企业开通通勤定制车,并试点“站点响应式停靠”和旅游线路“招手停”服务,提升出行效率 [14] 公益属性与民生保障 - 始终坚持公交姓公的公益属性,主动完善交通网络,服务延伸至县镇村落,打通产业新区与主城区通勤壁垒 [11] - 在国庆等重要节点启动公铁联动应急机制,例如双节期间增发公交36台次,安全运送旅客超千人次,确保旅客“零滞留”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