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为典型的学者创业企业,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夫妻王冰和王梅实际控制 [2] - 夫妻二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同控制公司约53%的股权,形成稳定的控股结构 [4] - 公司吸引了纽尔利资本和北极光创投等机构投资者,分别持股9.99%和6.48% [4] 融资与估值 - 公司于2025年9月完成新一轮2.36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达26.36亿元 [1][4] - 此次融资凸显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 [4] 财务状况 - 公司目前未有产品上市,收入持续为零 [1][6] -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分别达1.95亿元、1.57亿元和4990.1万元,两年半累计亏损约4亿元 [1][4] - 同期研发开支累计投入超2亿元 [4]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现金储备仅1.07亿元,流动负债净额高达9.07亿元 [4] 研发管线与产品 - 公司聚焦新一代双特异性/多特异性多肽药物的创新及开发 [5] - 研发管线涵盖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两大领域 [5] - 按处于临床阶段的双/多功能多肽类候选产品数量计,公司在国内制药公司中排名第一 [5] - 核心产品MT1013是全球首创的双靶点受体激动剂多肽药物,预计2028年初商业化 [6] - 关键产品XTL6001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在中美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GLP-1R/GCGR/MasR三重靶点激动剂 [6] 市场前景与竞争 - 公司押注的赛道空间广阔,中国SHPT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141亿元,肥胖药物市场可能突破千亿元 [6] - 面临严峻竞争,SHPT领域已有多个CaSR激动剂获批,肥胖市场是GLP-1巨头的必争之地 [6] - 竞争对手可能更快推出更有效、更安全或更便宜的药物 [7] 商业化策略 - 公司计划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国内与第三方合约销售组织合作,海外依靠授权合作 [7] - 此策略可缓解自建渠道的压力,但对合作伙伴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