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个农夫山泉≈23个华润饮料 怡宝“水战”输在哪?解开市值悬殊之谜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17 21:47

文章核心观点 - 农夫山泉与华润饮料(怡宝母公司)在终端零售价同为2元的包装饮用水市场上,资本市场估值存在巨大差异,农夫山泉市值达5994亿港元,而华润饮料仅为264亿港元,前者约为后者的23倍 [7] - 市值悬殊的背后是两家公司在盈利能力、产品多元化战略、渠道控制力及供应链模式上的根本差异,农夫山泉凭借更高的毛利率、成功的“水+饮料”双引擎、强大的渠道冷柜资源以及全自产供应链模式,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7][9][13][15][19] 市场竞争格局与市值表现 - 包装饮用水市场头部企业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但农夫山泉市场份额与市值一骑绝尘,而市场开创者怡宝则处于“千年老二”的位置且份额被蚕食 [7][9]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农夫山泉市值上涨2176亿港元至5994亿港元,华润饮料市值则下跌17亿港元至264亿港元 [7] 财务业绩与盈利能力对比 - 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营收256.22亿元,归母净利润76.22亿元,包装饮用水营收占比36.9%;华润饮料营收62.06亿元,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包装饮用水营收占比高达84.6% [7] - 农夫山泉毛利率显著高于华润饮料,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60.3%,而华润饮料为46.7%,两者相差13.6个百分点 [8][9] - 近三年华润饮料毛利率在40%以上,而农夫山泉同期毛利率接近60% [2] 产品多元化与业务结构 - 农夫山泉已构建“水+饮料”双引擎,2025年上半年茶饮料产品(以东方树叶为代表)营收突破百亿元,占比39.4%,其茶饮料营收在2024年已超过包装饮用水产品 [9] - 华润饮料饮料业务仍处追赶阶段,2025年上半年饮料产品收入仅9.55亿元,占比15.4%,上半年推出14款新品但市场渗透率远不及农夫山泉 [10] 渠道策略与终端控制力 - 线下渠道的冷柜资源是竞争关键,品牌方通过免费提供冷柜要求门店将其70%以上空间用于陈列自家产品,以提升终端展示效果和销量 [13] - 农夫山泉凭借饮料品类齐全、销量好,其冷柜被广泛使用;怡宝因饮品布局刚起步、产品种类不足,终端冷柜覆盖和展示效果处于劣势 [13] - 渠道网络数据显示,农夫山泉拥有约5000家经销商、300多万个终端网点及约80万台冰柜,而华润饮料拥有1198家经销商、200多万个终端网点,冰柜数量未披露但与其他头部品牌存在差距 [14] 供应链模式与成本控制 - 包装饮用水的主要成本来自PET等包装材料,水本身成本极低,例如农夫山泉2019年PET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超30% [11][12] - 农夫山泉采用全自产模式,已布局15个主要水源地、30余个自有生产基地,生产系统高度定制,有助于成本控制和维持高毛利率 [15][16][19] - 华润饮料广泛采用代工模式,2021年至2023年每年支付约20亿元“合作生产伙伴服务费”,该费用占营业成本比例约30%,挤压了利润空间 [19] - 截至2024年4月末,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自产比例仅约46%,仍有一半以上依赖代工生产 [22] 行业趋势与产能建设 - 包装饮用水行业竞争焦点正从产品创新转向供应链能力的比拼,高效、低成本的产能体系成为存量竞争的关键 [31] - 华润饮料正加速自有产能建设,计划在2025年将包装饮用水自有产能占比提升至60%以上,并在2026年前新增至少9座自有工厂,以减轻对代工的依赖并提升毛利率 [28][29] - 行业掀起“自建基地潮”,娃哈哈、景田等企业也纷纷投资建设自有生产基地,争夺供应链掌控权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