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私域围猎老年人”乱象
中国经营报·2025-10-18 02:02

专项整治行动概况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系统开展针对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的专项整治,查办违法案件4516件,罚没金额6876.91万元,责令3611家主体整改[2] - 专项整治征集问题线索7415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违规违纪线索95条[2] - 上海市截至9月底立案89件,关闭涉嫌虚假宣传的保健品销售门店12家,罚没款150余万元[2] 私域直播违法案件查处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对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行为立案30件,其中私域直播平台6件,直播商家24件[1][3] - 已处罚没金额293万元,拟处罚没金额约663万元[1][3] - 广东省核查平台内保健品销售直播主体7213个、视频39222个,形成有效线索606条,并立案调查两个私域直播平台[3] 平台治理与技术应用 - 相关平台累计封禁违规视频5904条,处置违规直播1.1万场,对1877家违规店铺实施直播功能封禁,将472家屡教不改店铺纳入黑名单[4]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相关平台企业,要求其压实主体责任,配合办案取证并对涉嫌违法内容的外部链接进行限制访问[3] - 监管部门引入AI大模型、电子数据取证等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AI识别等手段对微信群、小程序进行风险监测[8] 违法行为特点与监管挑战 - 私域直播具有用户精准性、封闭性与隐蔽性等特点,存在主动监控监测难、内容取证难、链条追溯难等监管挑战[6][7] - 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虚假宣传与夸大功效、“专家人设”造假、产品资质造假,并通过“播完即关”、屏蔽信息等方式销毁证据[6][7] - 不法商家通过“免费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形式将老年群体引流至私域直播间实施虚假营销[2][6] 法律环境与制度建设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0月15日正式实施,完善了规制虚假宣传的法律条款,强化了平台企业责任[9][10] - 此次修法细化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和认定标准,增加了关键词搜索、侵害数据权益、虚假交易等方面的制度[10] - 针对基层执法难点,研究制定虚假宣传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指引,为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办案提供参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