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交所“十四五”期间“起承转合” 稳步推进世界一流交易所建设
上海证券报·2025-10-18 02:38

直接融资功能发挥 - 沪市股票首发融资额在"十四五"时期较"十三五"增长16% [1] - 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达31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42%,其中产业债和ABS产品发行规模超10万亿元 [1] - REITs市场募集资金1405亿元,占全市场近七成,首发上市及扩募共55单 [1] - 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1.51万亿元,惠及超400家科创企业 [1]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规模超197亿元,为180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1]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 - 沪市披露资产重组996单、重大资产重组114单,同比分别增长20%和138% [1] - 科创板2024年以来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数量超过前五年的总和 [1] - 支持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等千亿级创新案例落地 [1] 中长期资金入市生态 - ETF产品规模从0.9万亿元增至4万亿元,累计增长近3.5倍 [2] - 新编指数约3500条,上证、中证多层次指数体系不断完善 [2] - 科创债ETF规模近1600亿元,推出覆盖中证500和科创50指数的ETF期权合约 [2]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沪市公司近五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8%和4.6% [3] - 累计宣告分红金额7.32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1.2%,占全市场分红总额七成以上 [3] - 回购增持金额上限超3662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50.4% [3] - 2024年沪市公司单独披露ESG相关报告的覆盖率达57.7%,较2020年提升22个百分点 [3] - 337家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4家等级提升,评级全球领先公司数量同比增长62% [3] 市场交易结构变化 - 专业机构持有沪市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7%,其中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市值增长55% [3] - 专业机构交易占比上升1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公司成交占比由34%提升至48% [3]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十四五"时期沪港通累计成交99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75% [4] - 10家公司完成GDR发行,累计融资33.5亿美元 [4] - 沪市跨境指数产品规模超3200亿元,推动股票ETF纳入沪港通标的范围 [4] 市场监管与投资者保护 - 作出纪律处分近800单,其中三成以上为公开谴责等重型处分 [5] - "零容忍"打击财务造假或占用担保案件170余单,"强威慑"惩治违规减持行为50余单 [5] - 各类退市合计93家,其中强制退市70家,通过主动退市等多元化出清23家 [5][6] - "十四五"期间沪市年均股息率接近2.5%,推动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 [6] - 组织投资者"走进沪市上市公司"超1600场,实现年报业绩说明会全覆盖 [6] 市场服务与效率提升 - 累计减费让利约40亿元,规则体系压降131件,同比减少近三成 [7]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备查文件同比减少超50%,深入上市公司走访2000余家次 [7] - 一网通办门户和移动端实现近500项业务线上集成,投资者参与股东会网络投票数量提高11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