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国有大型银行积极推进“村镇银行改制为支行”的结构性重组进程 该进程从风险化解到服务升级 推动了县域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1] 村镇银行重组进程 - 农业银行于2025年收购浙江永康农银村镇银行并设立三家支行 承接其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 [2] - 农业银行在2025年8月已获批复收购厦门同安农银村镇银行并设立厦门大同支行 [2] - 工商银行于2025年6月获批复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 [2] - 交通银行于2025年8月获批复收购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 设立成都大邑支行和成都大邑安仁支行 [2] - 2025年年初至10月16日 批复解散的村镇银行数量共计98家 [3] - 除国有银行外 江苏银行、常熟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2025年积极开展“村改支” [3] 政策背景与导向 - 2023年6月多部委联合发布政策文件 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强化风险防范化解”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上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部署为年度六大重点任务之首 [3] 国有银行参与“村改支”的优势 - 国有银行资金实力雄厚且风控能力完善 有助于提高原村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4] - 国有银行拥有成熟的管理经验 能帮助原村镇银行提高管理能力并完善内部治理 [4] - 国有银行资本充足 能有效消化村镇银行积累的不良资产和历史包袱 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4] - 国有银行拥有完善的科技系统、产品线和专业人才 改制后可快速实现系统对接与服务升级 降低运营成本 [4] - 国有银行金融科技能力强 可为原村镇银行提供科技赋能 提升服务效率并提供更个性化产品 [4] - 国有银行公信力强 有助于重建客户信心 吸引存款回流 稳定当地金融生态 [5] - 国有银行政策协同性好 符合监管导向 能同时完成改革任务并拓展县域市场布局 [5] “村改支”对普惠金融与县域生态的影响 - “村改支”使国有银行网点进一步下沉 深入布局县域、乡镇市场 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 [7] - 国有银行可将手机银行、线上信贷等数字化工具引入基层 提高小微企业、农户融资便利度 [7] - 国有银行资金成本优势使其贷款定价更具竞争力 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7] - 国有银行可以统筹优化县域网点布局 实现资源整合 提供更加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8] - 此举可增强国有银行服务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能力 并优化其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战略 [8] 对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影响 - 对当地中小银行产生四方面压力:市场份额可能下降、利润空间可能缩小、运营成本可能增加、风控压力更大 [9] - 国有银行下沉形成“鲇鱼效应”与“挤压效应”并存的复杂影响 竞争加剧是直接冲击 [10] - 中小银行面临客户分流和息差收窄压力 但也被迫转型升级 深耕本地化、特色化服务以弥补规模劣势 [10] - 总体影响被认为不大 但原有县域布局的中小银行或将面临结构性的业务空间和竞争挑战 [10]
普惠金融提质 国有银行“村改支”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