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驱动+因地制宜 啃下绿色发展“难啃的骨头”
中国经营报·2025-10-18 03:13

核心理念与行业背景 - 绿色金融从增量故事进入攻坚阶段,需解决高碳行业降碳、防范洗绿、推动县域转型等核心问题 [3] - 转型金融与碳金融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新重点,银行需构建多行业、多模式的服务体系 [4] 转型金融战略与实践 - 公司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挂钩金融业务指引》和《转型贷款业务指引》 [4] - 积极探索多元化转型金融工具,包括全国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能源保供"债权融资计划及"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模式贷款 [4][5] - 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分类施策,例如向上海吉祥航空发放2.9亿元贷款用于飞机燃油效率优化,向山西金鼎钢铁煤焦化投放1亿元贷款用于降碳工程 [5] 风险管理与资产质量保障 - 构建全行统一ESG风险管理体系,形成覆盖事前防控、事中监测、事后排查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5] - 从数据治理、流程管控、人员能力提升三方面防范洗绿风险,包括开展绿色贷款标识专项排查、设置多岗审批机制、组织专项培训 [6] 金融科技应用与数字化建设 - 以"金睛"信用风险监测系统为核心整合13类关键环境气候风险数据,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库 [7] - 在信贷业务平台嵌入绿色金融智能识别引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绿色资产识别精准性与效率 [7] - 嵌入118个环境效益专业测算模型,并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引入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平台,已有1.8万余家企业通过该平台完成碳核算 [7] 县域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 通过创新产品服务县域绿色转型,如在益阳沅江采用排污权质押融资模式投放1.5亿元支持水环境治理,在胶州构建绿色循环体系并提供多种贷款产品 [9] - 利用网点优势打造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如在广东高州挂牌建立碳中和支行,在手机银行开辟"低碳专区"提升服务便捷性 [10] - 从政策优化、风险管控、成本降低三方面平衡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重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及节能环保等行业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