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年内表现与驱动因素 - 今年以来债市逻辑经历多轮切换,一季度央行流动性收紧导致短债先调整、长债后承压,二季度流动性转松及“对等关税”引发风险偏好转变,三季度“反内卷”推升通胀预期且股债“跷跷板”效应导致债市资金分流 [1]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回升至1.75%附近,年内已降息10BP,在1.8%附近存在支撑 [1] - 债券收益率曲线呈现熊陡特征,短端平稳而长债及超长债因宏观叙事改善调整幅度较大 [2] 当前宏观环境与债市压力 - 债券收益率上行动力主要来自非基本面因素,包括宏观叙事改善、交易盘抛压及配置盘力度有限,基本面尚未转向 [2] - “弱现实+强预期”宏观逻辑产生供给收敛、物价回升、风险偏好提升三大利空效应,市场对通缩定价减弱 [4] - 9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3%,核心CPI同比上涨1%,通胀处于筑底回升状态但关键仍在需求端 [4] - 债券性价比明显降低,超长债基处于亏损状态,新增资金进入股市概率大于债市,债市面临增量资金减少及存量规模下降压力 [4] 央行政策与市场流动性 - 央行年内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值得期待,其目的包括流动性管理、影响利率水平及配合政府发债 [5][6] -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始于2024年8月,2025年1月因收益率下行过快而暂停,2024年10月央行与财政部建立联合工作组聚焦债市平稳运行及国债买卖 [6] - 9月M1同比从6%大幅上升至7.2%,M2同比从8.8%下降至8.4%,M1-M2剪刀差收窄显示资金活化度改善,低基数效应将持续至10月 [6] - 9月居民存款结束连续两个月减少转为增加,非银存款明显减少,反映权益市场赚钱难度增大驱动存款回流 [7] 四季度债市展望 - 四季度债市基本面及供给环境较三季度有所优化,央行政策仍是市场焦点 [7] - 债市配置性价比逐步提升,中长期布局正当时,但收益率下行空间需更多利多因素落地如增量货币宽松政策或央行重启国债买卖 [7]
债市 中长期布局正当时
期货日报·2025-10-18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