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的特性与时空分布规律 - 雾是由近地层大气中的微细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距离降至1公里以内[1] - 雾按形成过程主要分为四类:由地表辐射冷却形成的辐射雾、暖湿空气流经冷表面形成的平流雾、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冷却形成的上坡雾、以及暖水面蒸发遇冷形成的蒸发雾[1][2] - 根据相态、天气学、温度等不同标准,雾可进一步分为水雾/冰雾/水冰混合雾、气团雾/锋面雾、暖雾/冷雾等类别[3] - 团雾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能见度低于200米,雾段长度小于5公里,持续时长小于4小时,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点,对交通安全影响更大[4] - 气象部门根据水平能见距离将雾分为五个等级: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并相应发布黄、橙、红色预警信号[5][6] - 我国雾的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和季节差异,长江中游、云贵高原和东部沿海是多雾区域,部分山区年雾日超过200天,而青藏高原至内蒙一带则为少雾区[10] - 大多数地区秋冬雾多、春夏雾少,辐射雾多发生在夜间20时至次日8时,清晨6-7时最为高发,沿海平流雾则可持续1-4天[11][12] 雾天对行车安全的多重威胁 - 雾天是影响交通安全的最主要恶劣天气之一,其事故死伤率高于雨天和雪天,美国2023年雾天共发生399起致死事故,造成466人死亡[13] - 雾天导致驾驶人视觉信息获取受限,光线减弱使照明距离缩短,目标物与背景亮度对比减小使识别困难,驾驶人注视点趋于集中,观察能力下降[15] - 视觉感知能力下降直接影响驾驶操作精准性,车道保持能力明显下降,换道操作速度降低且持续时间延长,心理负荷增加导致约70%的驾驶人产生紧张情绪,超过80%的驾驶人出现疲劳感[16][17] - 雾天车辆制动系统性能下降,路面附着力因水膜而急剧降低,制动距离显著延长,在冰雾天气下制动距离可能成倍延长[19][20] - 车辆照明与信号系统在雾天受限,前照灯穿透能力下降,远光灯会产生光幕效应进一步缩短可视距离,正确使用波长更长的黄色前雾灯和高亮度后雾灯是关键[21][23] - 现代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雾天面临严峻挑战,当能见度降至50米时,视觉传感器目标检测召回率下降34%,激光雷达点云数量最大减少59%,信号强度最大衰减71%[25] - 高速公路因车辆尾气、昼夜温差大等因素易形成团雾,车辆高速驶入雾区易导致多车连环事故,农村山区道路基础设施短板与雾天风险叠加,弯道处驶出路外风险增加[27][28] - 桥梁隧道因结构特殊风险显著,桥面易凝结水膜或薄冰,隧道口雾气聚集使视觉范围收窄,城市道路因交通复杂、信号灯可视距离缩短,行人与非机动车可见性差而风险增加[30][31] 雾天安全驾驶原则与应对措施 - 驾驶人应关注天气预警信息,根据雾多发生在夜间至清晨的规律科学调整出行时间,警惕能见度短暂回升的“象鼻形”浓雾前兆[35][36][37] - 可通过观察高速公路路面标线判断能见度,每组虚线加空格距离为15米,可见7组及以上则能见度超过100米,结合百米桩可交叉验证[39][41] - 雾区诱导防撞系统的预警灯间隔为16-24米,可通过可观察到的灯数估算能见度,车辆过快或距离过近时灯光会由黄变红提示[43] - 导航系统微波信号受雾天干扰小,可作为可靠“电子眼”提供道路信息,但驾驶人需结合谨慎行车做出最终安全决策[46] - 雾天行车需正确使用灯光,开启近光灯和前后雾灯,浓雾时加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严禁使用远光灯,并应勤按喇叭示意[50][52] - 根据能见度严格控制车速,能见度小于2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小于100米时不得超过40公里/小时,小于50米时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并保持2-3倍安全车距[53][54] - 需合理使用空调清除车窗雾气,可采用冷风快速除雾或热风持久除雾,避免盲目变道超车,并慎用辅助驾驶功能,遵循“轻雾慎用,浓雾禁用”原则[55][57][58] - 发生事故时应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雾天需在车后200米外放置三角警示牌,弯道事故需放置在入弯前位置[59][60] 重点群体与区域出行要点 - 职业驾驶群体需严格控制车速,客运驾驶人必要时选择服务区等待,货运驾驶人需提高车辆“可见性”,网约车驾驶人需主动告知乘客风险[61] - 摩托车和非机动车骑行群体应穿着鲜艳或反光服装,开启车辆灯光,安装反光贴条,优先选择照明良好主干道,避开桥梁等易聚雾路段[62] - 老年驾驶群体雾天驾车应量力而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确需驾车时建议有家人陪同,保持更大车距,并随身携带常用药物[63] - 行人应避开清晨夜间浓雾时段,穿着鲜亮衣物或携带反光物品,走熟悉且照明充足道路,家长需特别注意牵手儿童同行[64] - 不同区域需针对性应对:山区盆地需警惕团雾和路面结冰,城市群需关注雾霾叠加影响,北方内陆需防范冰雾和“黑冰”,丘陵高原需注意复杂路况和诱导设施[65][66][67][68] - 桥梁隧道路段需提前减速、开启雾灯,紧握方向盘应对横风,隧道内避免变道超车,农村及城郊道路需低速行驶、频繁鸣笛,严禁借道超车[69][70]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雾天安全行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