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怎么看算力的天花板和成长性?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2025-10-18 14:12

行业天花板与增长潜力 - AI的产出是可乘数放大的"智能",由"算力—模型—应用—数据"飞轮驱动,OpenRouter等平台Token调用量呈指数级增长 [1][2] - 对比通信流量的"加法式"增长与频谱/站址等物理边界,AI的可拓展空间显著更大 [1][2] - AI在各行业重构流程并催生新价值链与新市场,行业天花板由可被智能化的任务空间决定而非人口、设备数等底层数字 [1][2] 变现模式与投资回报周期 - 4G/5G"先覆盖后变现"的工程属性与ARPU增速受限导致回本周期达数年 [2] - AI模型、算力投入后可即插即用,并不断迭代满足新需求、新场景,进行滚动式兑现 [2] 硬件迭代与产业动态 - AI算力"年更+软硬协同"的高频迭代,在12–18个月内刷新单位算力成本并催生新需求 [3] - 硬件迭代在价格下行之前就以"更高代际的价值锚"重定价,打破了传统硬件的量价周期 [3] - 当算力更便宜、更易得时,开发者会把更复杂的模型与系统作为新基准,提升参数量、上下文与并行度 [3] - 模型架构的迭代有机会减小单次推理、训练所需算力,而AI产业发展过程中杰文斯悖论将演绎很多次 [3]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AI算力更高的天花板与更好的竞争格局支撑起AI算力相对4G/5G的更高估值框架与更强Beta [3] - 相关标的包括光互连、交换机、铜互连等领域的多家公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