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加坡国资起诉蔚来,是真有问题还是空头炒作?
虎嗅·2025-10-18 14:42

股价异动与市场反应 - 蔚来汽车港股于10月16日午后一度大跌13%,收盘下跌近9% [1] - 股价波动被市场归因于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GIC)于2025年8月起诉蔚来汽车的消息在中文媒体中发酵 [2] - 该诉讼案件在美国法院目前处于暂时搁置状态,次日蔚来汽车港股股价上涨2% [3] 法律诉讼核心指控 - 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累计买入约5445万股蔚来美股,因投资亏损而对蔚来提起诉讼 [6] - 指控核心是蔚来通过与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武汉蔚能)的交易,涉嫌夸大收入和利润,并隐瞒对蔚能的实际控制关系,从而误导投资者 [15] - 诉讼依据是美国证券法,允许投资者在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欺诈等行为蒙受损失时提起集体诉讼 [8] 业务模式与会计处理 - 争议涉及蔚来的电池即服务(BaaS)模式,该模式下消费者购车门槛降低约25%-30%,但需每月支付电池租赁费 [16] - 武汉蔚能由蔚来持有19.4%股份,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武汉光谷和宁德时代,各持有10.7%股份 [17] - 通过武汉蔚能,蔚来将未来长期电池租赁收入的一部分一次性确认为当期收入,此举在会计上合规,但客观上增大了总收入,有利于在以市销率(PS)估值时提高市值 [21] 行业背景与类似案例 - 美股市场集体诉讼常见,例如苹果公司因CEO关于中国区销售的言论与后续业绩下调不符,最终支付4.9亿美元达成和解 [9][10][11][12] - 英伟达曾被指控隐瞒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加密货币挖矿需求而非游戏显卡,该诉讼仍在进行中 [13] - 中概股案例包括阿里巴巴因未能充分披露假货风险以2.5亿美元和解,百度相关诉讼则被法官驳回 [14] - 蔚来此前已在2022年面临做空机构灰熊研究的类似指控及两起集体诉讼,相关案件已被法院合并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