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背景与核心议题 - 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开幕,聚焦“携手推动中欧资管高水平双向开放”,探讨在复杂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下构建更具韧性的跨境投资合作体系 [1] - 中国银行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是中欧金融合作的坚定参与者和推动者,其境外分支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19个欧洲国家 [1] 上海金融中心地位与政策支持 - 上海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万亿元,同比增长5.1%,金融业增加值2500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市GDP比重达17.2% [3] -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1%,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撑 [3] - 上海已集聚全国超过1/3的外资法人银行、近半外资保险机构、超过1/4的公募基金,并推动重点对外开放项目优先落地 [4]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瑞士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跨境双向开放,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和营商环境 [4] 中国资产吸引力与外资流入 - 外资持股、债券、存款和贷款在上半年实现同步增长,截至6月净流入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的60% [5] - 中国市场凭借其独特性和长期吸引力,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投资目的地,当前正迈入流动性推动的新阶段 [5] - 欧洲主权机构、商业资管及贸易商正积极布局中国股债期市场,人民币作为投资与储备货币的全球关注度攀升 [3] 中欧资管合作机遇与潜力领域 - 中欧金融合作呈现三大趋势:基础设施互联明显加速、政策沟通不断深化、人民币使用场景日趋多元 [8] - 东方汇理资管看好中国市场在制度开放、绿色金融和养老金市场等领域潜力,国内养老金第三支柱仅占0.2%,海外投资比例极低 [6] - 中国通过基金互认、股票通、债券通等机制不断扩大跨境投资通道,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全球的枢纽发挥重要作用 [6] 重点行业投资前景 - 2025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如阿里、小米、腾讯等科技巨头,以及医药、材料等行业迎来亮点,吸引欧洲投资人目光 [7] - 中国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物研发成果已占全球总量的50%,在自动驾驶、电动车领域凭借智能化快速推进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7] - 情绪消费(如旅游、游戏、娱乐、宠物)和白色家电等品类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7] 伦敦金融市场改革与中英合作 - 伦敦证券交易所在2024年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新的上市规则、优化公募机制、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等,以提升全球竞争力 [9] - 伦敦作为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积极开发更多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工具,以满足中欧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9] - 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多家中国企业如明阳智能、国投电力已通过伦敦市场开展投资,推动绿色经济和储能领域国际合作 [9] 中国银行的桥梁作用与业务实力 - 中国银行在全球的三家债券承分销中心分别位于新加坡、伦敦和卢森堡,为深化与中国资管行业的合作创造空间 [10] - 中国银行全球托管规模达4.7万亿元,服务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托管综合实力领跑中资银行 [10] - 中国银行在卢森堡设有资管平台,依托卢森堡UCITS基金业务优势在海外发行资管产品,促进中欧金融互联互通 [10]
中欧资管合作提速,中国银行助力全球资管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