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科协悼念杨振宁:家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以一生践行
新浪财经·2025-10-18 17:17

杨振宁的科学贡献与学术领导 - 作为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对世界物理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荣获诺贝尔奖 [1][5] - 2003年回清华定居后,学术领导显著,物理研究不辍,培养出多名杰出青年物理学家,发表近30篇SCI论文,出版多本专著 [6][8] - 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作题为《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的学术报告,从科学史角度阐释科学发现的历程 [4] 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人才培养 - 1971年中美关系尚未解冻时,毅然决定成为首批回国访问的美籍科学家,架起中美科学家之间友谊与交流的桥梁,在科学界引起轰动和积极反响 [1] - 在美国积极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发展现状,成功推动中国物理学会与美国物理学会合作,协助一批中国优秀物理学者赴美交流与研究,其中大多数人学成归国后成为科研骨干 [1] - 向邓小平同志提出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的建议并获得支持,亲自推荐超过1200名年轻学者出国研修,并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为中国学者赴美提供系统支持 [5] 投身科学普及与期刊引进 - 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视其为科学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1975年向周恩来总理建议加强科普工作并推荐引进1845年出版的国际知名期刊《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版权 [3] - 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下,《科学美国人》正式引入中国,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本国际版权合作期刊,后更名为《环球科学》,杨振宁与周光召一同出任总顾问 [3] - 身体力行参与科普实践,多次通过中国科协等平台参与科普活动,坚持用通俗生动语言向公众阐释深奥科学原理,2007年在中国科技馆“大师讲科普”活动中系统回顾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发展历程 [3][5] 支持科研机构与激励青年 - 1986年应数学家陈省身邀请,在南开数学所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在其指导下该研究室从零开始,不到十年时间就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6] - 推动设立“吴健雄物理奖”、“陈省身数学奖”和“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等多项奖项,激励一代代青年投身科学创新 [6] - 耄耋之年亲自为本科生讲授《大学物理》,并为其主导创立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筹措科研经费,倾力吸引和培养世界级科学家 [6][8] 晚年归属与文献捐赠 - 2003年自纽约迁回北京清华园定居,将其寓所命为“归根居”,喻示落叶归根之愿 [6] - 2015年作出令人瞩目的决定——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外国籍院士转为中国院士之先河 [8] - 2021年99岁高龄时将毕生积累的2000余件珍贵文献、手稿与艺术品捐赠予清华大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