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于10月14日正式对中国船舶、航运和物流行业启动301调查并立即生效[1] - 中国交通运输部迅速反应,宣布对所有美国相关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引发“港口对撞”[1] 美国301调查背景与依据 - 301调查始于2024年4月,焦点集中于中国海事产业链,理由包括“国家安全”、“不公平补贴”和“产能过剩”[3] - 美国造船业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而中国占据近40%份额,美国制裁逻辑受到外界质疑[3] - 自2018年以来,301调查多次用于对欧盟、日本、越南等经济体,WTO于2022年裁定其绕过多边贸易规则并产生溢出效应[5]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明确回应美国行为违反WTO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态度强硬且留有谈判余地[7] - 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建造、注册或拥有超25%资本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按净吨位计算,初期每吨400元,三年内逐步提高至1120元[9] - 每艘船每年最多征收五次,首次靠港计费,多港口通行仅首港收费,一艘巨型油轮单次靠港费用约620万美元(约4422万元人民币)[9] - “特别港务费”预计每年影响超350艘美国背景船舶,迫使部分美国企业转向东南亚或中东港口,新加坡港务代理公司9月已接获相关咨询[10] - 政策依据包括《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及《国际海运条例》,具备法理基础[12] 美国后续行动及影响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自11月9日起,对中国港口起重设备、装卸设施等大型港口设备加征100%关税[12] - 美国目标是将中国排除在北美港口核心设备供应链外,但2024年美国国内几乎不生产岸桥吊机,全部依赖进口[12] 贸易摩擦波及第三方国家 - 中国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种子加征75.8%反倾销保证金,作为对加拿大限制中国电动车和新能源产品的反制[13] - 今年上半年加拿大对华油菜出口额从37亿加元降至不足10亿加元,加方省长和市长联合向总理请求取消关税[13] - 中国商务部点名批评韩国韩华集团五家美国子公司参与美方301调查并提交报告,宣布将对其采取“针对性贸易限制”[15] 全球外交动态与战略地位 - 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法国总统外事顾问、瑞典外长及加拿大外长将访华,显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战略地位[18] - 法国寻求重启战略沟通,瑞典希望新能源合作摆脱“去风险”,加拿大意在解决油菜和电动车问题[18] - 中国通过外交访问传递信息:欢迎合作但不会在压力前低头,中美港口博弈是规则和未来方向的对抗[20]
王牌对王牌!中美同时放大招,3国高官紧急访华,信号不一般
搜狐财经·2025-10-18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