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想和中方谈谈,但荷兰还在狡辩:不是美国让干的

事件核心与各方立场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首次动用《商品供应法》,下令安世半导体在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并暂停了闻泰科技实际控制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5][8] -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卡雷曼斯否认行动受美国施压,声称是基于自身考量的判断[1],但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公开文件显示,美国官员早在6月就向荷兰提出要求,若安世半导体想获得豁免,其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必须被替换”[1][7] - 中方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指出荷方此举违反契约精神与市场原则,并将严重损害荷兰营商环境[2][16] 美国的影响与行动 - 美国政府于9月29日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且持股超50%的闻泰科技子公司追加同等力度出口管制[5] - 法庭文件显示,美国在6月与荷兰外交部接触,明确要求“替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领导层,并将其作为获得豁免的条件[1][7] - 美荷行动在时间点上高度协同,引发外界猜测荷兰此举背后有美国“指点”[5] 对行业与供应链的潜在影响 - 安世半导体通知客户无法保证芯片交付,其生产的芯片对欧美汽车行业至关重要,供应中断可能迅速影响美国汽车生产,最早下个月工厂就可能受到影响[10][11]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汽车制造业可能受到严重干扰,美国汽车创新联盟敦促尽快解决问题[10] - 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预计几周内就将出现供应短缺[12] 事件背景与后续发展 - 荷兰法院裁决指派一位外籍人士拥有对安世半导体的决定性投票权[5] - 荷兰政府表示正与中方有关部门及其他欧洲国家政府和企业沟通,希望共同寻找解决方案[3][13] - 观察人士认为荷兰此举在欧洲无先例,可能引发中方反制,反制措施或不仅限于科技领域,还可能波及如农产品出口等其他领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