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600745)
搜索文档
欧盟,希望中方不必将安世的问题闹大,并且放宽对欧,稀土出口的管制
搜狐财经· 2025-10-24 02:07
欧盟正深陷一场自相矛盾的外交困局:一方面,它亟需中国的稀土资源以支撑其绿色转型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另一方面,又紧随美国步伐,试图在安全领域 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这种战略上的迷失,最终导致欧盟对外政策呈现出逻辑混乱的双重标准。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从11月8日起新增五种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并从12月1日起对稀土和永磁体的出口实行更为严格的审批制度。 这一举措立即引发了欧盟的强烈反响。据欧盟统计,约有2000份欧盟企业提交的稀土出口申请积压在中国审批系统中,其中仅有半数左右获得批准。德国汽 车工业协会已发出警告,如果稀土供应链持续受阻,欧洲部分汽车制造商或将面临停产风险。 然而,与稀土问题相比,安世半导体事件则更加凸显出欧盟在对华问题上双重标准的矛盾逻辑。安世半导体原本是一家荷兰企业,后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 作为回应,中国依法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其中国工厂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向荷兰总部出口。这一反击精准地击中了欧洲制造业的关键神经。安世 半导体生产的芯片是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组件,宝马和大众等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感受到了零部件短缺带来的压力。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警告称,如果安世 半导体的芯 ...
安世中国最新声明!
证券时报· 2025-10-23 21:40
公司管理层变动争议 - 安世中国发布声明,称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职务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 [1][2] - 安世中国依据中国公司法及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认定张秋明的劳动合同未被合法解除,其职务身份保持不变 [3][4][5][6][7] - 张秋明将继续履行全球销售市场部副总裁职责,领导包括中国区在内的全球销售运营、客户关系及供应链协调 [6][7] 公司运营与法律立场 - 安世中国强调其所有业务活动、生产运营及对外合作均正常有序开展,不受外部单方面决定影响,完全有能力确保业务连续性与稳定性 [1][10] - 公司声明张秋明职权范围内的商务活动,如合同签署及管理指令发布,均代表安世中国并具有完全法律效力 [8][9] - 安世中国指责争议源于外国政府及荷兰安世部分人士罔顾契约精神和中国法律,干扰公司正常运营 [11][12] 客户沟通与产品质量承诺 - 安世中国致信客户,指责荷兰管理层散布不实信息,无端质疑产品合规性、质量标准和技术能力,企图干扰客户采购决策 [15][17][18] - 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规及监管要求,满足安世技术标准和品质要求,并通过严格出厂检验 [15][19][20][21] - 安世中国表示将保持与客户的紧密透明沟通,共同维护供应链稳定,并采取一切合法手段维权 [17][18][21][22] 外部监管环境与背景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冻结资产、知识产权及业务等,为期一年 [23] - 荷兰当地法院裁决暂停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同时将闻泰科技所持几乎全部股权交第三方管理 [23] - 中国商务部与荷兰经济大臣通话,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大局出发,秉持契约精神,尽快妥善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 [23]
安世中国最新声明!
证券时报· 2025-10-23 21:35
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声明 - 安世中国声明荷兰总部单方面免除张秋明先生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职务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 [1] - 张秋明先生的职务身份保持不变,其职权范围内的行为代表安世中国 [1] - 安世中国表示业务运营一切正常,所有业务活动、生产运营及对外合作均有序开展,完全有能力确保业务连续性与稳定性 [1] 安世半导体内部争议 - 安世中国指责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散布不实信息,无端质疑产品合规性、质量标准和技术能力,企图干扰客户正常采购决策 [3] - 安世中国承诺所有在华生产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规及安世技术标准,并通过严格质量检验,后续变更将按正常流程与客户沟通 [3] 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限制措施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为期一年的“冻结”,不得进行任何调整 [5] - 荷兰当地法院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同时将闻泰科技方面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交由第三方管理 [5] 中荷政府层面的沟通 -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表示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的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敦促荷方秉持契约精神妥善解决问题 [5] -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表示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 [5]
安世半导体事件引发全球汽车供应链危机
巨潮资讯· 2025-10-23 21:09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运营权限,实质剥夺了公司控制权 [1][3] - 事件引发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震荡,可能导致欧洲乃至全球汽车芯片断供危机 [1][5] 政府干预措施 - 荷兰政府依据《商品供应法》发布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家子公司运营 [3] - 暂停原CEO张学政职务,强行任命外籍董事行使决定性投票权 [3]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已实施出货限制 [3] 官方声明与回应 -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声明干预旨在防止欧洲芯片产业过度依赖外国及资产外流,但否认与美国制裁有关 [3] - 中国商务部长与荷兰经济大臣通话,强调荷方措施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敦促妥善解决 [4] - 荷方回应高度重视与中国经贸关系,愿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 [4] 公司背景与业绩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主营产品涵盖半导体技术软件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与电子元配件 [3] - 闻泰科技于2019年以268.54亿元收购安世79.98%股权,并实现全资控股 [3] - 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十余亿欧元增长至2022年的23.6亿欧元,毛利率由25%升至42.4% [4] - 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市占率超过30% [4] 业务模式与战略 - 安世半导体生产布局遵循全球化分工:晶圆制造在德国汉堡,封装与测试主要在亚洲进行 [3] - 本地化布局由欧洲管理团队主导,符合客户提出的China for China战略要求 [4] - 该模式被业内视为正常的本地化战略,与国际IDM厂商如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类似 [4] 行业影响 - 欧洲多家车企如大众、宝马、奔驰已面临零部件短缺危机,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甚至濒临停产 [4]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出警告,事件或导致全球汽车供应链中断 [3] - 事件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在地缘政治压力下的一次应力测试 [5]
重磅!安世中国发声:荷兰总部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张秋明职务身份保持不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21:09
公司管理层与治理争议 - 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先生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职务 [3] - 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声明荷兰总部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张秋明先生职务身份和职权保持不变 [3][5] - 安世中国指责争议源于外国政府及荷兰安世半导体部分人士罔顾契约精神和中国法律,干扰公司正常运营 [3] 公司运营与客户承诺 - 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业务运营一切正常,致力于保障客户供应链稳定 [3][4][7] - 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和品质要求 [4][9] - 安世中国管理层有充分的决心与能力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维持与合作伙伴的稳固关系 [3][4] 外部监管干预与行业影响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冻结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为期一年 [11] - 荷兰当地法院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 [11] - 中国商务部表示荷兰政府的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并指出美荷曾就“穿透规则”沟通,美方要求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 [11][13]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和商务部反对荷兰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认为此举违反契约精神与市场原则 [13]
2025年上半年全球ODM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10-23 17:03
全球智能手机ODM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ODM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显著高于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2%的增长率[4] - ODM设计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43%,创下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5] - OEM厂商正通过加大ODM外包力度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5] 主要ODM厂商竞争格局 - 华勤与龙旗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双强格局稳固[4] - 天珑移动表现突出,跻身行业第三[4] - 立讯精密在整合闻泰ODM业务后市场排名第四,业务的整合与提振尚需时间[9][10] - 麦博韦尔与易景表现随大客户订单波动有所变化[9] - 中诺虽在今年上半年出现同比下滑,但在主要客户的持续支持下,仍有望于下半年恢复增长[9]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动向 - 多家ODM厂商正在积极开拓行业定制产品、LED、AIoT等新业务领域,但这些新业务短期内难以形成显著收益[9] - ODM厂商正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并升级制造设施,以应对智能手机硬件的持续迭代升级[9] - 行业同时扩大智能汽车关联业务、智能穿戴(手表、耳机、智能眼镜等),甚至布局新型业务譬如机器人等[9] - 预计未来几年ODM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具备增长空间,主流ODM持续推进业务多元化[10]
荷兰“强抢”中资半导体企业引发芯片断供,美欧日车企无一幸免
观察者网· 2025-10-23 16:14
事件背景 - 荷兰政府下令要求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 [9] - 荷兰方面要求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并将安世半导体几乎所有股份进行托管 [9] - 荷兰政府干预后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已限制出货计划实施上四休三 [9] 事件影响 - 全球汽车供应链 - 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中断影响的将是整个汽车行业其产品由供应商整合到零部件中部分特定芯片目前没有真正可替代的供应商 [1] - 美国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警告称由此引发的半导体供应短缺可能影响生产公司已成立内部团队全天候协作以最小化中断 [1] - 代表通用丰田福特大众和现代等几乎所有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AI已紧急敦促各方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1] - AAI首席执行官警告如果汽车芯片出货不能迅速恢复将扰乱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并对其他行业产生溢出效应 [2] - 一些汽车制造商表示美国汽车工厂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就会受到影响 [2] 事件影响 - 欧洲汽车制造商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透露德国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于10月10日收到安世半导体通知称无法完全确保向汽车供应链供应芯片 [4] - VDA警告如果安世芯片交付中断问题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局势可能很快导致严重的生产限制甚至停产 [4]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示目前安世芯片的库存预计普遍仅能维持数周为特定组件确定新供应商并恢复生产需耗时数月 [4] - 大众集团内部人士爆料称到下周芯片可能就会耗尽届时部分车型的生产将被迫暂停 [4] - 大众发言人解释尽管安世半导体并非直接供应商但大众的直接合作供应商采用其产品制造汽车零部件 [5] - 大众已告知员工不排除因供应链问题而停产的可能性 [5] - 宝马承认其供应商网络的部分环节受到影响但强调目前生产仍在正常进行未受中断 [7] -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正在与供应商合作以确保在危机期间的生产 [7] - 法国雷诺已成立专项监测小组正与供应商保持每日沟通并积极寻求替代解决方案 [7] 事件影响 - 日本汽车制造商 - 安世半导体在10月9日发给日本代理商及客户的通知中指出此次争端可能影响部分产品供应并将其称为不可抗力事件 [7] - 本田汽车表示由于部分零部件搭载了安世半导体芯片目前正仔细评估事件对其运营的潜在影响但生产尚未受干扰 [7] 安世半导体产品特点与行业地位 -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并非是英伟达或高通那样的技术领先型芯片而是廉价的量产芯片用于汽车车门开关等功能 [8] - 该公司凭借极高的产量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进而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 [8] - 此次芯片供应危机可能影响所有汽车制造商且不仅限于此因为这类芯片还可能应用于咖啡机、洗衣机和电视机中 [8] 公司回应与最新进展 - 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发布致客户信称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合法合规独立运营反对荷兰管理层散布不实信息并将依法维权 [14] - 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正尽最大努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稳定 [14] - 中国商务部部长与荷兰经济大臣通话表示荷方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问题 [15] - 荷兰经济大臣表示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15]
安世争端或影响芯片供应链,欧洲众车企发声
观察者网· 2025-10-23 16:14
安世半导体争端背景 - 安世半导体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是全球半导体龙头企业 今年上半年有六成收入来源于汽车行业 [4] - 安世半导体70%的产能来自中国 大众 宝马 奔驰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皆是其客户 [4] - 美国于9月29日将出口管制扩大至由实体名单实体持有至少50%股权的实体 闻泰科技已于2024年12月被列入实体名单 [4] - 荷兰于9月30日要求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不得进行任何资产 知识产权 业务及人员调整 [4] - 荷兰企业法庭于10月7日暂停CEO张学政在安世的职务 并任命外籍人士代表 同时将安世几乎所有股份托管给指派人员 [4]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公告 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4] 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回应与影响评估 -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已获得短期芯片供应 但警告整个汽车行业仍将面临挑战 由于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 很难对未来做出可靠预测 [1][3] - 宝马表示正在与供应商密切合作评估情况 以尽早发现潜在供应风险 工厂生产继续按计划进行 [3] -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安世半导体不是其一级供应商 但一级供应商的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零件 目前生产不受影响 但不能排除对未来生产的短期影响 [3] - 雷诺表示已设立监控部门并与供应商保持日常联系 寻求替代方案 现阶段潜在影响有限 目前生产不受影响 但整个行业保持警惕 [3]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正与中国商务部进行沟通 强调其对汽车行业的至关重要性 [3] 中欧官方沟通与立场 -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 就安世半导体等问题交换意见 [5] - 王文涛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希欧方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 尽快提出妥善解决办法 [5] - 谢夫乔维奇表示欧方愿积极协助荷中双方加强沟通 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5] - 同日王文涛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 王文涛敦促荷方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 法治化原则 尽快妥善解决问题 [6] - 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 愿与中方密切沟通 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 [6]
荷兰安世警告:不要买中国工厂的芯片!
国芯网· 2025-10-23 12:46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10月23日消息,据荷兰媒体报道,荷兰安世半导体总部已向其全球客户发出警告,声称无法再保证来自其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质 量,此举被视为警告客户停止采购由中国工厂制造的安世芯片。 《华尔街日报》15日刊文称,"发生在安世半导体的接管和罢免事件,凸显出美中紧张关系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也表明美国正毫 不避讳地利用其贸易实力拉拢盟友站队。"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指出,美方的穿透规则是加害中企的始作俑者。希望荷方坚持独立自主,能够从维护中荷经贸关 系,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纠正错误做法,切实保护中国投资者正当权益, 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END*************** 半导体公众号推荐 报道称,安世半导体欧洲公司表示,做出这一质量警告是由于安世半导体总部已不再控制中国的生产流程,从而无法确保中国工厂 的芯片质量。 这一警告应该是源于控制权争端,今年 10 月 1 日,荷兰政府以 " 公司存在治理问题 " 为 ...
荷兰安世警告客户:不要买中国工厂的芯片!
是说芯语· 2025-10-23 10:11
控制权争端升级 - 荷兰安世半导体向客户发出警告,称无法保证其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质量,暗示客户不要购买[2] - 荷兰安世半导体做出此决定的原因是安世半导体不再控制中国的生产流程,中国安世半导体已宣布不再遵守荷兰总部的指令[2] - 荷兰政府于10月1日以“公司存在治理问题”为由,强行接管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2] 双方对抗行动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向安世半导体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其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2] - 10月17日,中国安世方面宣称其权限被荷兰安世锁定,荷兰安世将停止向中国安世发放薪资,但荷兰安世对此指控予以否认[2] - 10月19日,安世中国发布公开信,要求全体员工继续执行国内公司指示,有权拒绝执行未经国内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3] 对汽车行业的潜在影响 - 安世半导体芯片的主要客户汽车行业可能直接感受到质量警告的后果,质量差异可能导致车辆生产和可靠性问题,进而引发召回和保修索赔[3] - 荷兰安世的警告可能迫使欧美车企停止采用中国生产的安世半导体芯片,加剧其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4]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若无安世半导体芯片,欧洲汽车供应商无法生产所需零部件,最终可能导致汽车生产停产[4] 公司产能与市场分布 - 安世半导体位于中国广东东莞的封测工厂是其规模最大的封装测试工厂,承担了全球约70%的封装任务[4] - 安世半导体国内产能占公司整体产能80%的比例(主要指后段封测产能)[4] - 中国市场占安世半导体公司全球销售约50%的比例[4] 具体影响案例 - 受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影响,大众高尔夫车型即将停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