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环境与监管支持 - 证监会深化融资端改革,推出“科创十六条”等举措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度与资源配置效率[1] - 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表明监管层对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的科创企业给予明确政策支持[1] - 本轮制度红利为“高壁垒、长周期”的硬科技赛道提供更匹配的资本支持环境[6] 公司技术与产品定位 - 公司专注于通用GPU芯片研发,主攻面向数据中心的通用GPU市场,该路线对应产业链价值密度最高的市场[2][4] - 公司发展路线与国际主流同构,曦云C500对标英伟达A100,C600看齐国际主流形态并构建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下一代C700接近英伟达H100水平[4] - GPU设计涉及多个专业领域,从设计到量产一般需2-3年,技术复杂度高、开发周期长[2] 行业格局与市场需求 - 全球GPU市场呈寡头垄断,英伟达占据超80%市场份额,AMD为另一主要厂商,反映行业高准入门槛[3] - 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约221亿美元,其中GPU服务器占比69%,预计2029年整体规模将超千亿美元[3] - 海外对华高端AI芯片出口管制升级,迫使本土市场寻求替代方案,为国内GPU企业打开国产替代的“政策+形势”窗口[3] 公司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公司GPU累计销量已超2.5万颗,并在10余个智算集群实现商业化应用,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等多个场景[5] - 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74.52%,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5] - 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14.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2倍,为未来12-18个月收入增长提供支撑[5] 公司发展前景与盈利路径 - 公司目前亏损主要由研发投入等因素所致,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2024年经营性亏损将有所收窄[5] - 随着收入端快速放量和规模效应释放,公司有望最早于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5][6] - 收入加速、亏损结构改善、订单可见性提升共同构成阶段性“合理亏损、边际好转”的证据链[6]
科创板制度优化释放信号,沐曦案例诠释硬科技企业发展逻辑
搜狐财经·2025-10-1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