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大豆破局,二十年博弈夺回定价权!
搜狐财经·2025-10-19 06:46

当前贸易格局剧变 - 2025年夏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装船量为0[1] - 自2025年5月起,中国未再进口美国大豆[1] - 美国预计2025年全年将损失1400万至1600万吨对华大豆订单,相当于其年产量的三分之一[3] 贸易格局剧变的原因 - 美国政府加征125%对华关税,完全抵消美国大豆价格竞争力[3] -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3%关税,使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完全失去价格优势[3] - 美国多地大豆因滞销而堆积发霉甚至被焚烧,农场主承受巨大压力[3][27] 中国市场的应对与现状 - 中国超市货架上豆制品供应充足,未受贸易争端影响[1][27] - 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来源战略,将巴西培育为主要替代供应国[10][12] - 2024年中国大豆自给率提高近7个百分点,国内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25] 巴西供应链的崛起 - 巴西大豆产量从2015/16年度的9570万吨增长至2025/26年度的1.12亿吨[15][16] - 中国企业投资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如中粮集团投资2.85亿美元建设桑托斯港出口码头[16] - 巴西"大豆走廊"专用铁路网络使物流成本下降28%,装载时间从120天缩短至60天[16][19] 产业格局与贸易规则重构 - 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上,越来越多国际贸易商开始使用人民币计价的大豆合约[19] - 中国形成"国内保障基本供给、海外确保稳定供应"的双轨制发展模式[25] - 人民币结算、订单融资、基建换资源等创新正在改写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规则[28] 历史背景与产业演变 - 中国曾是大豆净出口国,但2003年产业遭遇猎杀,国际粮商一度控制中国85%榨油产能[9][10] - 美国大豆产业在20世纪初依靠从中国收集的4000多份种质样本实现腾飞[7] - 中国启动长达二十年的"大豆反击计划",逐步摆脱对美国大豆的依赖[10][28]